[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废弃塑料加工抑菌薄膜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49786.8 | 申请日: | 2013-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3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欣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颖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9/06 | 分类号: | C08L9/06;C08K11/00;C08K3/26;B29C55/28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冯现伟 |
地址: | 215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废弃 塑料 加工 薄膜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塑胶材料的制作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废弃塑料加工抑菌薄膜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塑料已广泛应用于建筑业、包装材料、家庭日用品及汽车等领域。塑料因其广泛的用途和良好的使用性能而与钢铁、木材、水泥构成了现代工业的四大基础材料之一。随着工业化大生产的不断扩大,特别是煤炭和火电工业的迅速发展,一些工业废弃物不断增加,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废旧塑料和粉煤灰已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和“黑色污染”,危害人民生活质量和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已成为世界性公害。因此,对废塑料进行回收利用,实现资源再生循环是不可忽视的。
废物的再生利用长期以来是人类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目前有利用铸造废砂、炉渣、粉尘、污泥为主要原料,以废塑料膜、废塑料制品为粘接剂,经一定的工艺复合成的一种非金属材料。还有以废砂、炉渣、废纤维、废轮胎等工农业固体废弃物再生、活化后作为骨料,以废塑料膜为粘接剂,配以少量添加剂,经微塑化制团,在一定温度下合成。再经表面处理而制成非金属材料。这两种方法虽然开辟了废弃物再生利用之路,但因塑料用量少,合成后,粘结不牢,受力后砂易脱落,达不到预定的技术要求。而且在制备工艺中需用骨架支撑,工艺性差,生产成本高,在实际应用中技术难度大,难以投入批量生产,难以推广应用。
现有的材料种类品种较多,如木材、钢材、塑料以及其它各种复合材料。虽然它们具有各自的特性,但均资源有限,也存在着各自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上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合理地利用工农业废弃物(废渣、废液等)进行有效、合理的处理生产的再生复合材料,即废塑料、废橡胶制成塑胶材料的制作工艺,其操作简单、配比稳定,以电厂粉煤灰、废塑料、碳酸钙、外来入侵植物等废弃物为原料制作而成。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废弃塑料加工抑菌薄膜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工艺步骤如下:
(1)选择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分别选择以的破碎废SBR(苯乙烯与丁二烯乳液聚合制成的合成橡胶)轮胎得到的废橡胶30-40%、碳酸钙15%-20%、植物源抑菌复合物55-60%为原料,每100公斤原料含废机油5公斤;
所述植物源抑菌复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将黄顶菊、飞机草、五爪金龙、胜红蓟、高良姜、大蒜、香芹、水按照20-25:15-20:10-15 :10-15:8-10:8-10: 5-7:10-20的质量份数配比混合,加入(10份的活力单位为100U)的纤维素酶进行酶解,酶解反应温度为30℃,酶解反应时间为1小时,过滤得到中草药液;去渣后再加入浓度为50%~70%的乙醇水溶液,再将固液混合物超声波辅助提取,超声波提取条件:超声温度为45~56℃、超声频率为20~30kHz、超声提取时间为1~2个小时,然后将固液混合物在20~30kPa真空条件下抽滤,取滤液在15~25kPa真空、45~50℃条件下减压蒸馏得植物源复合杀菌剂;
(2)粉碎和研磨;分别将废塑料进行分检,清洗去除杂质后送到粉碎机进行粉碎,使之成为块状均匀的原料;
(3)搅拌熔炼;将粉尘干燥后,与植物源抑菌复合物在搅拌机中搅拌;搅拌后与工业废油混合在对滚混炼机熔化,熔化温度240℃;
(4)熔融混炼;在步骤(3)的混炼机内加入碳酸钙进行熔融混炼,并逐步将温度降至160℃混合时间为30分钟;
(5)采用塑料吹膜机挤出吹膜,即得产品;
所述的吹膜机料筒后段温度分四段控制,分别控制在180~200℃,料筒前段温度分四段控制,分别控制在210~230℃,机头温度分两段控制,分别控制在220~240℃,吹胀比为1.5~2.0,螺杆转速20~40r/min,牵引速度10~50m/min。
本发明通过上述工艺制作的塑胶材料是一种非金属材料,由于原料的选择配比合理,使其具有良好的防水、防腐、耐冲击,抗压,不易老化、技术指标稳定等性能。而且其工艺合理、简洁,大大缩短工艺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量,而且颗粒成形,表面光滑,均匀便于进料加工,有利于包装、储存、搬运和运输,在生产的投料和掺混过程中降低或杜绝了粉尘的产生,适于其生产工艺的需要,投料量及配比准确,偏差小、产品质量有保证,有效提高企业产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颖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新颖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97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