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节尺寸的旋转杯刷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52166.X | 申请日: | 2013-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4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杜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智汇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7/00 | 分类号: | A47L17/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尺寸 旋转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厨房用卫生洁具领域,具体是一种可调节尺寸的旋转杯刷。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清洗餐饮用具的情况。最早在清洗时,人们常会直接用手、毛巾或普通毛刷对餐具进行清洗。但是,在遇到一些口径较小的杯型餐具时,人们不可以将手伸进此类餐具的内部,故很难对其内部进行彻底的清洗,特别是底部、角落等难以清洁的地方。
在这种刚性需求下,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杯刷类产品。此类产品最基本的结构是在刷柄前部安装一圈海绵或刷毛等材料,用以进行餐具的清洗。此类产品一般适合于口径较小的杯型餐具,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使用方便。
市场上现有的杯刷虽然种类繁多,但多数结构相似、用途单一,且使用时较为费力。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有时人们茶杯中的茶渍或污垢较难清洗。此时,若由于杯口较小,人们只使用毛巾在杯中旋转清洗,则清洗的效果很难保证。若人们使用一般的杯刷,则由于人们的力量有限,在刷洗时的力度和速度不可能太高,对于一些较难清除的污垢有些无可奈何,清洗时较为费时、费力、费水。
此外,现有杯刷由于本身固有的结构特点,其便于清洗的杯型餐具尺寸受限较大,不可改变。人们使用此类杯刷清洗较大口径的杯子或其它餐具时,只可以使杯刷的一面贴在杯子内壁的一侧,然后一边擦洗一边沿着杯子的内壁旋转,逐步完成对整个杯子内壁的洗刷工作。这样的杯刷、这样的洗刷方式会使清洗口径不同的杯型餐具变得既麻烦又耗时,清洗过程较为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调节尺寸的旋转杯刷,本发明让人们在清洗杯型餐具时,可以使刷毛紧紧贴合不同口径的杯子内壁,使其沿着杯子的整个内壁旋转摩擦刷洗,轻松去除杯子内壁上的污垢和茶渍,不必再沿着杯子内壁逐次、反复地对杯子进行洗刷。本发明专利依靠装置内部的两级加速圆锥轮系,使装置上毛刷沿杯型餐具内壁的旋转速度得到提高,使装置清洁杯子等餐具的效果和效率得到较大的提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调节尺寸的旋转杯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齿轮桶,齿轮桶上端面上固定有手握筒,所述手握筒内转动安装有输入轴,输入轴上端伸出手握筒外并固定有转动把手,输入轴下端伸入齿轮桶内且其伸入端固定套装有一级大伞齿轮;所述齿轮桶内转动安装有横向的转轴以及位于转轴下方的纵向的输出轴,转轴上固定套装有二级大伞齿轮和与一级大伞齿轮啮合传动的一级小伞齿轮,输出轴的上端固定套装有与二级大伞齿轮啮合传动的二级小伞齿轮,输出轴的下端伸出齿轮桶外且其伸出端固定有底板,所述齿轮桶外设有多个拼合后呈筒形的弧形板;弧形板的底端分别固定有横向的定位板,每个定位板上分别开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插孔;所述底板上设有多个与定位板位置对应的插板,所述插板插入对应定位板上的对应插孔中;所述底板底面和弧形板的外侧面上分别设有刷毛。
一种可调节尺寸的旋转杯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毛为海绵。
所述弧形板采用了三个。
本发明的主动件为转动把手,在其一端垂直连接输入轴。再由手握筒和齿轮桶组成的装置主体结构的上端开设有通孔,通过该通孔安装输入轴,输入轴的另一端连接一级大伞齿轮,其与一级小伞齿轮啮合使垂直轴线的转动变为水平轴线上的转动,并使转速得到第一级的提高。一级小伞齿轮和二级大伞齿轮分别通过键连接安装在转轴上,转轴安装在齿轮桶(作为优化方案,可在齿轮桶上设计机架,并在其连接处安装轴承,起到降低摩擦、提高转动效率的作用)。本发明通过转轴将一级小伞齿轮上的转速传递到二级大伞齿轮,二级大伞齿轮和输出轴组成第二级伞齿轮加速机构,其啮合传动使水平轴线的转动再次变为垂直轴线上的转动,并使转速得到第二级的提高。输出轴依靠固定板安装在齿轮桶的内部,在其连接处安装轴承并可进行转动。
本发明在毛刷转筒的底面上也可镶嵌安装清洁刷毛,使本发明的清洗组件在转动时,可以同时对杯子的底部进行刷洗,使杯子的清洗工作变得更为轻松、便捷和彻底。
本发明将插板插装到对应弧形板上对应的插孔中,可获得多个工作尺寸,用以适合不同口径的杯子内壁,使清洁刷毛紧贴在餐具的内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智汇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智汇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21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发荧光双目内窥系统
- 下一篇:一种吸尘器伸缩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