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品传输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53022.6 | 申请日: | 2013-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9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孔红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G47/248 | 分类号: | B65G47/2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品 传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输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物品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同一条传输装置上送物品时,物品的形状、尺寸大小等不同,有时需要对传输体上的物品进行翻转调整。实际操作中,有些传输体需要被翻转90度,有些传输体需要被翻转180度,而有些传输体则不需要被翻转。为了实现上述选择性的物品翻转转换,现有的传输装置结构复杂、效率低下、并且造价颇高,不能满足目前物品运输领域的实际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构造简单、操作方便、实现多角度翻转的操作灵活运用的物品传输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物品传输装置:包括传输组,制动组和翻转组。
所述传输组包括传输体。
所述制动组包括用于驱动翻转轴转动的电动分动器,所述制动组是具有额定功率的电动机。
所述翻转组进一步包括第一和第二翻转体,其中,第一和第二翻转体,沿着传输体依次设置;具体地,第一和第二翻转体中的每个至少包括翻转轴,多个直杆,以及驱动源;所述其中多个直杆之间被设置成彼此间隔大致90度;所述第一和第二翻转体中的每个还包括多个连接机构,多个连接机构设置在翻转轴中;所述多个直杆中的每个具有连接体;以及,多个连接机构中的每个包括:套接在连接体上的弹簧,栓体,该栓体横向地设置在连接体上,并且该栓体的两端在连接体的径向上延伸到连接体之外;和挡体,该挡体设置在翻转轴上并适于直杆和翻转轴连接时将栓体限制在挡体上。
所述多个直杆通过手动方式或通过电动工具方式装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通过提供翻转组并在其作用下,能够实现传输体多角度翻转的转换,从而快速方便地改变传输体的翻转角度。进一步地,该一种物品传输装置实现传输体不同角度翻转的转换既可以通过手动实现,也可以通过电器控制实现。因此,本发明构造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实现多角度翻转的操作灵活运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物品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发明一种物品传输装置的涉及翻转器部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直杆1、连接体1a、电动分动器2、第一翻转体3、第一转轴3a、第二翻转体4、第二转轴4a、弹簧5、挡体6、栓体7、传输体8、制动组9、传输体G。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物品传输装置,包括传输组,制动组9,以及翻转组。传输组用于传输物品G,其中,传输组包括传输体8;制动组9被提供用于为传输组提供驱动力;而翻转组被提供用于在物品G被传输时自动地翻转传输体8上的传输体G。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在如图1所示的一种物品传输装置中,制动组9为一种物品传输装置的制动组,为传输物品的传输体8提供动力,从而使得传输体8上的传输体G沿着所示箭头的方向移动。此外,根据本发明,制动组9还可以为以下将要提到的电动分动器2提供动力。具体而言,这里制动组9可以是具有额定功率的电动机。
所述翻转组则被提供用于在物品G被传输时自动地翻转传输体8上的传输体G。具体地,翻转组进一步包括第一和第二翻转体3、4,其中,第一和第二翻转体3、4沿着传输体8依次设置,第一和第二翻转体3、4被可选择地提供用于实现传输体G的预定角度的翻转。具体地,第一和第二翻转体3、4中的每个至少包括翻转轴3a、4a,多个直杆1,以及驱动源。翻转轴3a、4a被设置在传输体8的至少一侧并被设置在传输体8之下,而第一和第二翻转体3、4的每个中的多个直杆1则分别以第一转轴3a或第二转轴4a为中心放射状地且可拆卸地连接至该第一转轴3a或第二转轴4a。这些直杆1用以实现翻转传输体8上的传输体G。进一步地,多个直杆1之间被设置成彼此间隔大致90度。这样,如图1所示,每个翻转轴3a或4a上分别设置4排直杆1。根据本发明,驱动源则用于为翻转轴3a或4a的转动提供驱动力。所述翻转器3和4的驱动源可以为用于驱动翻转轴3a或4a转动的电动分动器2。具体地,这里的电动分动器2既可以由前述的电动单元9提供功率,也可以由独立于上述电动单元9的其它制动组提供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30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气孔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高分子中阻燃母粒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