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缆护套剥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53469.3 | 申请日: | 2013-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04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9 |
发明(设计)人: | 林玉蛟;周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元一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12 | 分类号: | H02G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郭玲 |
地址: | 2011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护套 剥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剥离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线缆护套剥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使用线缆时,有时需要在线缆的中间部分将线缆的外层护套剥离掉,露出里面的芯线,再将芯线与其他线缆的芯线汇总在一起。目前的现有技术中,自动化的线缆护套剥离装置往往结构复杂、造价昂贵,大幅提高了生产成本,不适用于在中小企业中推广应用。而在企业中普遍采用的则是手工剥离线缆护套的方式。在操作时,工作人员先用刀片将线缆护套划开,再用手指将护套从线缆上剥离。这种手动操作不但生产效率低下,而且还容易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在用刀片划割护套时,由于是人工操作,不同的人,不同的操作时,划割的力度和方向都会有所不同,难免会伤及导线束或者造成导线束歪斜,无法保证线缆质量,进而影响线缆的使用,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另外,在从芯线上剥离护套时,护套的剥离部分与留存部分之间的切口处也会参差不齐,从而影响线缆的外观。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代替手动操作,快速、安全地剥离线缆护套的线缆护套剥离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线缆护套剥离装置,用于剥离线缆外层的线缆护套,该线缆护套剥离装置包括支架、线缆定位结构和上切刀。
所述支架包括底板和固定装设在所述底板上的上横梁,所述上横梁中设有上下贯通的滑槽。所述线缆定位结构固定装设于所述底板上,包括一剥离部底座和一对线缆定位底座;所述剥离部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剥离槽,所述剥离槽的边沿向上突出构成锐利的剥离沿,所述剥离沿的间距略大于所述线缆护套内芯线的直径;所述线缆定位底座分别位于所述剥离部底座的两端,所述线缆定位底座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低于所述剥离槽;所述剥离槽和所述定位槽共同托起线缆,并在所述线缆伸展方向上依次排列。所述上切刀装设于所述上横梁中且位于所述剥离部底座的正上方,可在所述滑槽中上下滑动。所述上切刀具有两个平行的刀刃,所述刀刃与所述剥离沿相对应,所述刀刃的间距等于所述剥离沿的间距,所述刀刃的长度等于所述剥离槽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线缆定位结构还包括两个侧刀,两个所述侧刀分别设置于各所述线缆定位底座和剥离部底座之间,所述侧刀上设置有刃口,所述刃口高于剥离槽的剥离沿,低于所述线缆放置在剥离槽上时所述芯线的所在位置,且与所述线缆的伸展方向垂直。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侧刀的刃口呈弧形,与所述线缆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上切刀的刀刃呈三角形,所述刀刃的尖端位于最底部且首先与所述线缆接触。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上切刀的刀刃靠近所述芯线的一侧为平面,另一侧从尖部向上逐渐变厚。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固定装设有定位结构安装座,所述线缆定位结构固定安装在所述定位结构安装座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定位结构安装座上设置有定位结构安装槽,所述线缆定位结构嵌设在所述定位结构安装槽内。
优选地,所述定位槽的内表面为与所述线缆相配合的弧面。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线缆护套剥离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上切刀的刀刃下压时与剥离部底座的剥离槽和剥离沿相配合,即可将线缆护套从芯线周围切除剥离。剥离沿的长度就是护套剥离部分的长度。线缆定位底座上的定位槽和剥离槽都位于线缆的伸展方向上,在剥离护套时将线缆定位,防止因线缆晃动弯曲而造成刀刃划割到芯线。在刀刃切割护套时,设置在剥离部底座和线缆定位底座之间的侧刀使护套的剥离部分与留存部分之间具有平整的切口,保证了线缆的外观。本发明提供的线缆护套剥离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代替手动操作,快速、安全地剥离线缆护套。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的线缆护套剥离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显示为本发明的线缆护套剥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发明的线缆护套剥离装置中线缆定位结构的爆炸图。
图4显示为本发明的线缆护套剥离装置的局部剖面图。
图5显示为本发明的线缆护套剥离装置中定位结构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支架
11 上横梁
12 底板
13 定位结构安装座
131 定位结构安装槽
2 线缆定位结构
21 剥离部底座
211 剥离槽
212 剥离沿
22 线缆定位底座
221 定位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元一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元一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34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球形风速风向传感器结构
- 下一篇:用于处理化验盒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