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54060.3 | 申请日: | 2013-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6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孔红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904 | 分类号: | A61K36/904;A61P17/00;A61P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皮肤病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皮肤病主要包括皮肤瘙痒症、荨麻疹、神经性皮炎和银屑病。皮肤瘙痒症,中医称为“痒风”。荨麻疹,中医称“瘾疹”,俗称“风疹块”。神经性皮炎,中医有“顽癣”、“干癣”、“牛皮癣”等。银屑病,又称牛皮癣,中医有“白疮”、“松皮癣”等病名。皮肤瘙痒症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无原发皮损的慢性皮肤病,尤其在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皮肤瘙痒症患者皮肤无任何丘疹,肤色正常,可发病时却瘙痒难忍,可表现为局部性或全身性,呈阵发性,每次可持续数小时,尤以夜间为甚,患者苦不堪言。
目前,治疗皮肤瘙痒症的西药,一般采用含有人工激素的外擦药,虽然药效显效迅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瘙痒症状,但较容易耐受,复发率高,且常伴有一定副作用。特别是外擦用药部位容易发生色素沉淀、毛细血管扩张以及皮肤角质层增厚等现象,临床疗效尚难令人满意。有些治疗皮肤瘙痒症的内服中药,服用后虽然疗效确切、复发率低,但其显效慢,效果一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疗效可靠、副作用小的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的药剂:
白鲜皮10-20份、苦参10-20份、黄连2-5份、苍术5-15份、百部10-20份、川椒5-15份、生地10-20份、麦冬10-20份、白芍10-20份、地骨皮10-20份、白蒺藜5-15份、五味子5-15份、当归5-15份、防风10-20份。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的药剂:
白鲜皮15份、苦参15份、黄连3份、苍术10份、百部15份、川椒10份、生地15份、麦冬15份、白芍15份、地骨皮15份、白蒺藜10份、五味子10份、当归10份、防风15份。
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要求制成的散剂、胶囊剂、汤剂或丸剂,优选为蜜丸。
蜜丸制备时,按配方重量配比取各组份中药原料,粉碎至120目细粉,制得散剂或装胶囊;或将过筛后的粉剂于100℃灭菌处理30分钟,按每100g粉剂加中蜜20g,加热至60℃与适量开水混匀,精炼3次后,制成每粒重约0.2g的蜜丸,蜜丸60℃干燥。
本发明涉及的治疗手指麻木中药组合物的配方合理、疗效确切,配方中使用的中药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配制为蜜丸服用和携带较方便。
配方中诸药合用具有清热凉血,通顺血脉,祛风止痒,滋养肝肾之功效。
其中,麦冬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
白芍具有通顺血脉、养血柔肝、缓中敛汗的功效;地骨皮具有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的功效;
白蒺藜具有平肝解郁,祛风明目功效;
五味子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
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
防风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定搐的功效。
本发明疗效确切,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作用可靠,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症、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病。在用于治愈皮肤瘙痒症时总有效率可达9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本发明列举实施例如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的药剂:
白鲜皮15份、苦参15份、黄连3份、苍术10份、百部15份、川椒10份、生地15份、麦冬15份、白芍15份、地骨皮15份、白蒺藜10份、五味子10份、当归10份、防风15份。
蜜丸制备时,按配方重量配比取各组份中药原料,粉碎至120目细粉,制得散剂或装胶囊;或将过筛后的粉剂于100℃灭菌处理30分钟,按每100g粉剂加中蜜20g,加热至60℃与适量开水混匀,精炼3次后,制成每粒重约0.2g的蜜丸,蜜丸60℃干燥。
用法用量为:一天两次,饭后半小时服用,一次10丸。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的药剂:
白鲜皮10份、苦参10份、黄连2份、苍术5份、百部10份、川椒5份、生地10份、麦冬10份、白芍10份、地骨皮10份、白蒺藜5份、五味子5份、当归5份、防风1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40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