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双后掠角前缘的鸭翼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55304.X | 申请日: | 2013-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9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鹏;刘铁中;蒋增;闫东奇;杨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3/40 | 分类号: | B64C3/40;B64C23/0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09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后掠角 前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双后掠角前缘的鸭翼。
背景技术:
现代的飞行器设计中,广泛的采用鸭式布局。很多优秀的第三代战斗机都采用了鸭式布局,如欧洲的“阵风”、“台风”、“鹰狮”以及中国的歼十等。传统的鸭式布局采用的鸭翼都具有较大的前缘后掠角,在大迎角下可以产生较强的鸭翼涡,可以改善全机流场,提高大迎角性能。较大的前缘后掠角也明显提高了鸭翼本身的失速迎角,增加鸭翼对全机纵向及横航向的控制能力。但对于第四代战斗机,考虑到隐身、亚跨音速机动性、大迎角性能和超音速性能等要求,采用具有中等前缘后掠角的机翼。受制于隐身约束,鸭翼也采用中等前缘后掠角,此时无法产生稳定的鸭翼涡,尽管可以通过与机翼的相互干扰改善大迎角性能,但鸭翼本身失速迎角较小,对全机纵向及横航向的控制能力较差。对于采用鸭翼作为控制面的其他布局的飞行器,如三翼面布局,同样存在此类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双后掠角前缘的鸭翼。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双后掠角前缘的鸭翼,其组成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包括内翼段、外翼段,所述的内翼段的前缘采用中等后掠角,所述的后掠角在30°至50°之间,所述的前缘与同侧机翼前缘平行,所述的外翼段的前缘采用大后掠角,所述的大后掠角在55°至80°之间,所述的外翼段的展向长度占外露鸭翼展向长度的20%至80%。
有益效果:
1.本发明克服了中等前缘后掠角鸭翼失速迎角小、控制效率低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具有双后掠角前缘的鸭翼。采用本发明的鸭翼,当本身迎角较大时可以产生较强的鸭翼涡,一方面可以增强对全机流场的控制能力,改善全机的气动特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鸭翼对全机的纵向及横航向的控制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在改善大迎角性能的同时,也可以减小鸭翼本身的超音速阻力,而且不会破坏隐身性能。
2.与目前普遍采用的具有相同面积、相同展弦比以及相同的中等前缘后掠角的鸭翼相比,本发明的具有如下特点:(1)当鸭翼本身迎角较大时,可以产生很强的鸭翼涡,一方面提高了鸭翼本身的升力,另一方面增加了鸭翼的失速迎角,增加了鸭翼的可用偏度,提高了鸭翼对全机纵向及横航向的控制能力。(2)超音速阻力小。(3)大迎角时鸭翼涡位较低,不会明显破坏全机的横航向特性。
3. 本发明可应用于使用鸭翼作为控制面的飞行器,或者在机翼之前存在与鸭翼相似的控制面的飞行器,如鸭式布局、三翼面布局等。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鸭翼在小展弦比鸭式布局飞机上的安装示意图。图中,1为具有双后掠角前缘的鸭翼,2为机翼,3为机身。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具有双后掠角前缘的鸭翼,其组成包括: 本体,所述的本体包括内翼段6、外翼段7,所述的内翼段的前缘A,件号:4采用中等后掠角,所述的后掠角在30°至50°之间,所述的前缘与同侧机翼前缘平行,所述的外翼段的前缘B,件号:5采用大后掠角,所述的大后掠角在55°至80°之间,所述的外翼段的展向长度占外露鸭翼展向长度的20%至80%。
实施例2:
所述的具有双后掠角前缘的鸭翼,鸭翼内翼段前缘采用中等后掠角,与图1中机翼的前缘平行,鸭翼外翼段前缘采用大后掠角,鸭翼后缘根据设计要求确定,这里根据隐身约束,鸭翼的后缘后掠角与异侧的机翼后缘平行。鸭翼可绕鸭翼转轴偏转,对飞机进行控制。
本发明提出的具有双后掠角前缘的鸭翼只要求安装在机翼之前,与机翼的相对位置根据设计要求给定,适用于鸭翼或在机翼之前安装的控制面的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53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易拆除夹板
- 下一篇:兽医用宠物灌药装置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