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呈叶脉状分布盐碱地改良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55327.0 | 申请日: | 2013-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0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马守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守玉 |
主分类号: | A01B79/00 | 分类号: | A01B79/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57055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叶脉 分布 盐碱地 改良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盐碱地改良技术领域,尤其是呈叶脉状分布盐碱地改良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盐碱地改良装置多种多样,但排盐碱效果却不理想,并不能永久性的把盐碱地变为良田。有的装置投资大,收效低,有的装置不实用,不具备真正的排盐碱功能,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源,怎样把盐碱地里的盐碱全部排出,使其变为优质的良田,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可彻底排出盐碱的呈叶脉状分布盐碱地改良设备。其技术方案为:在地边的中部设有主管,主管连接侧管,侧管连接支管,在主管一端设有排盐碱井,排盐碱井内壁上设有隔离保护层,排盐碱井上设有排盐碱管。
主管、侧管、支管呈叶脉状排列在田地里一米以下的沟里,沟底用0.3㎝大小的石子铺10㎝厚,在下好的主管、侧管、支管上铺一层无纺布,然后用0.3㎝大小的石子铺10㎝厚,再铺一层无纺布,用中沙铺平,最后用河沙铺上10㎝,盖土即成。
主管、侧管、支管上分别设有0.5㎝大小的漏水孔用来收集盐碱水。
隔离保护层为多层塑料薄膜构成,主要防止盐碱渗入改良好的土壤里。
排盐碱管通过阀门的开和关来进行统一排放,把盐碱水送到废水处理站进行处理。
本发明设计合理实用,呈叶脉状分布的布局,实现了彻底把盐碱地改成良田,省时省力,提高了农田的收成和经济效益,适合普遍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呈叶脉状分布盐碱地改良设备,主要由地边1、主管2、侧管3、支管4、排盐碱井5和排盐碱管6构成。在地边1的中部设有主管2,主管2连接侧管3,侧管3连接支管4,在主管2一端设有排盐碱井5,排盐碱井5内壁上设有隔离保护层6,排盐碱井5上设有排盐碱管6。
首先将主管、侧管、支管呈叶脉状排列在田地里一米以下的沟里,沟底用0.3㎝大小的石子铺10㎝厚,在下好的管子上上铺一层无纺布,然后用0.3㎝大小的石子铺10㎝厚,再铺一层无纺布,用中沙铺平,最后用河沙铺上10㎝,盖土即成。铺石子和无纺布的作用是防止土、泥沙堵住漏水孔。
主管、侧管、支管上分别设有0.5㎝大小的漏水孔用来收集盐碱水。收集到的盐碱水汇集在主管里,流向排盐碱井。水流不畅时,可用潜水泵进行抽取。隔离保护层为多层塑料薄膜构成,主要防止盐碱渗入改良好的土壤里。排盐碱管通过阀门的开和关来进行统一排放,把盐碱水送到废水处理站进行处理。
用本设备在本地上万亩盐碱地上使用后效果良好,改良后的田地可永久保存,还可以起到防涝抗旱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守玉;,未经马守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53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烘干装置的种子包衣装置
- 下一篇:一种调节减压耕整机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