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质管线输液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55666.9 | 申请日: | 2013-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38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兆军;徐长成;李忠东;邓先义;周长城;张瑜;张樵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建筑工程研究所;新兴重工湖北三六一一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14 | 分类号: | F17D1/14;B08B9/053;F17D3/01 |
代理公司: | 襄阳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42218 | 代理人: | 何静月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线 输液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线液体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质管线输液系统,主要应用于液体软质管线的远距离输送。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用于管线输液的系统,大多将管线输液部分与管线清理部分分离,使用时根据需求,现场选取相应装置,连接;其不足之处在于:一是设备的拆装不可避免的会造成所输液体的渗漏,二是设备零散,不便于集中管理。
对于远距离的液体输送,目前大多采用单泵站,高压完成液体的远距离输送,然而对于某些特殊场合,由于现有管线承压能力有限等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单泵站不可能无限增压来满足远距离输液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将管线输液系统的输液部分与管线清理部分集成在一起用于远距离液体输送的软质管线输液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进口与出口之间的输液管线上设有一个及以上的中间泵站;所述中间泵站包括设置于进口、出口之间的输液管路上的球阀二;与球阀二所在输液管路段并联的加压管路上依次设有闸阀二、过滤器一、流量计一、离心泵二、放油阀一、单向阀二、闸阀四;所述离心泵二与发动机二相连;与球阀二所在输液管路段并联的越站管路上依次设有单向阀一、闸阀三;所述进口处设有清管发送装置;所述清管发送装置包括连接气源与输液管路进口的进气管路;所述进气管路上依次设有进气阀、插转式接头一、排气阀一、压力表一、球阀一;所述球阀一与输液管路进口之间的进气管路上连接有进液管路;进液管路外端与液体源相连;进液管路上设有闸阀一、插转式接头三、离心泵一;所述离心泵一与发动机一相连;所述出口处设有清管接收、计量装置;所述清管接收、计量装置包括与输液管路出口连接的出气管路;所述出气管路外端设有清管器出口;所述出气管路上设有排气阀二、压力表二;与排气阀二、压力表二所在出气管路段并联的出液管路上依次设有闸阀五、过滤器二、流量计二、闸阀六、放液阀、闸阀七;所述闸阀六与放液阀之间的出液管路上连接有出液管;出液管外端与液体库相连;出液管上设有插转式接头九。
所述进气管路经插转式接头二、插转式接头四与输液管路进口相连。
所述出气管路经插转式接头七、插转式接头八与输液管路出口相连。
所述流量计一为电磁流量计。
所述发动机二为柴油发动机。
所述软质输液管路均采用插转式接头连接。
本发明将管线输液系统的输液部分与管线清理部分集成在一起,在满足原有功能的基础上,设备集成度高,便于集中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线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系统的展开
如图1,展开整个系统各装置。
清管发送装置包括:1.气源,2.进气阀,3.插转式接头一,4.排气阀一,5.压力表一,6.球阀一,7.插转式接头二,8.闸阀一,9.插转式接头三,10.离心泵一,11.发动机一,12.液体源。
中间泵站一包括:14.单向阀一,15.球阀二,16.插转式接头五,17.闸阀二,18.过滤器一,19.流量计一,20.离心泵二,21.发动机二,22.闸阀三,23.插转式接头六,24.闸阀四,25.单向阀二,26.放油阀一。
中间泵站二包括:28.单向阀,29.球阀,30.插转式接头,31.闸阀,32.过滤器,33.流量计,34.离心泵,35.发动机,36.闸阀,37.插转式接头,38.闸阀,39.单向阀,40.放油阀。
清管接收、计量装置包括:42.排气阀二,43.插转式接头八,44.闸阀五,45.过滤器二,46.流量计二,47.闸阀六,48.插转式接头九,49.压力表二,50.清管器出口,51.闸阀七,52.放液阀,53.液体库。
装置之间使用带有插转式接头四13、插转式接头七41的软质管线27连接。
使用前各装置阀门都处于关闭状态。
2、输液前管线的检查及清扫
打开进气阀2、球阀一6、球阀二15、球阀29、清管器出口50堵盖,接通气源1,使用压缩空气进行管线的清扫,并沿线检查管线是否连接良好或破损,对有问题的管线,进行更换。
完成该步后,关闭气源1及所有阀门。
3、管线输液
打开闸阀一8、闸阀二17、闸阀四24、闸阀31、闸阀38、闸阀五44、闸阀六4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建筑工程研究所;新兴重工湖北三六一一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建筑工程研究所;新兴重工湖北三六一一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56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手电
- 下一篇:一种氢同位素定量分装设备及其分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