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降解菌降低炼油废水中COD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55803.9 | 申请日: | 2013-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3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颜家保;余永登;杨洋;许龙龙;陈佩;武文丽;袁东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 |
地址: | 43008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邻苯二 甲酸 二丁酯 降解 降低 炼油 水中 cod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污染生物强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降解菌降低炼油废水中COD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及其制品已经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和人们日常生活当中,油品的需求量迅速提高,我国的炼油能力目前已跃居世界第二位。由此产生的炼油废水的量也越来越大。
炼油废水不仅排放量大,而且成分复杂,种类繁多,废水中的COD含量高,处理难度大。而随着环保力度的加大,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炼油行业废水的污染控制难度越来越大,而传统废水处理工艺的效果并不理想,炼油废水生化后的水质难以满足日益提高的环保要求。我国现有的炼油废水生物处理工艺大多采用“沉淀—隔油—气浮”预处理,然后A/O生化,最后进行生物曝气(BAF)处理。采用气质联用方法对炼油废水A/O生化后的出水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废水中残留的有机物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类物质占有相当的比例,这些有机物很有可能是原油各加工环节引入废水或废水在A/O装置中微生物转化的中间产物所致,残留于废水中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类物质是生
化后废水COD偏高的主要原因。
迄今为止,国内外的文献资料中尚未有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降解菌降低炼油废水中COD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炼油废水生化出水COD偏高的问题,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降解菌降低炼油废水中COD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炼油废水中的COD。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降解菌投加至活性污泥中,处理炼油废水,降低炼油废水中的COD。
所述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降解菌经16S rDNA鉴定属于Elizabethkingia sp,编号D8;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武汉大学),保藏日期为2012年3月20 日,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2088。生理生化特性鉴定显示该菌产硫化氢试验、吲哚试验、淀粉水解试验、V-P试验和硝酸盐还原试验均为阳性,甲基红试验和尿酶测定试验为阴性,能利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进行生长繁殖;菌株D8属于革兰氏阴性菌,菌落为黄色,边缘整齐,呈圆形,光滑湿润,中心凸起。
所述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降解菌D8来源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活性污泥。该菌是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作为唯一碳源,经过富集培养、平板划线分离纯化得到。该菌能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唯一碳源和能源进行生长繁殖,能在60h内将浓度为400mg/L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完全降解。
所述炼油废水为炼油厂生化站气浮后的废水或为A/O工艺后的生化出水。
较优培养条件为:温度35℃,初始pH= 7,接种量7vol%,摇床转速150 r/min。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
菌株D8不仅能有效降解炼油废水中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还能有效降解废水中的其他有机物和生化中间产物,进而降低炼油废水生化出水中的COD,并且能够与其他微生物发生协同作用。这对炼油废水COD的降低有较好的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菌株D8生长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降解效果关系图;
图2为本发明的菌株D8对炼油废水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降解效果图;
图3为本发明的菌株D8对炼油废水中COD的去除效果图;
图4为本发明的菌株D8对炼油厂A/O工艺后的生化出水COD的去除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并非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菌株D8的分离、纯化及其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降解
菌源采自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污水处理系统的活性污泥。取2 ml活性污泥接种于100 mL已灭菌的LB培养基中,30℃、150r/min活化培养过夜。然后取2mL培养液转接至含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200 mg/L的无机盐培养基中,同样条件下培养1 d,逐步增大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浓度(按200mg/L梯度增加)。驯化结束,将菌液分别进行梯度稀释,分别涂布于含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无机盐固体平板上,30℃培养7天。挑取单菌落,重复划线3~4次。挑出降解能力较好的菌株,以LB斜面保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58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感应炉测温顶料装置
- 下一篇:基板植球机助焊剂供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