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植物生长调节活性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56141.7 | 申请日: | 2013-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6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马敬中;严新稳;马中华;江洪;杨秋红;贺梦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17/02 | 分类号: | C07F17/02;A01N55/02;A01P2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徐绍新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植物 生长 调节 活性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植物生长调节活性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氨基甲酸肟酯类化合物在农药医药领域生物活性的研究有很多报道。1971年,美国专利(US3624151A19711130)报道了苯胺基甲酸苯甲醛肟酯具有除草活性。1981年,欧洲专利(EP24329A219810304)报道了带烃基或烃硫基氨基甲酸脂肪醛酮肟酯具有杀虫活性。2010年Sit,S.Y.;Conway,Charles M.等报道了系列氨基甲酸肟酯作为脂肪酰胺水解酶阻抗剂的研究(Bioorganic&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2010),20(3),1272-1277.)。2007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一份专利(WO2007010546A120070125.)报道了系列氨基甲酸苯醌肟酯具有治疗脂肪酶介导性疾病的活性。乙酰二茂铁(又名二茂铁乙酮)及其肟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1961年,Nesmeyanov,A.N.;Sazonova,V.A.;Drozd,V.N等用溴代二茂铁与乙酸酐在五氧化二磷催化下反应获得1’,1-乙酰二茂铁,继而制备其肟(Doklady Akademii Nauk SSSR(1961),137,102-5.);1964年,Tainturier,Gerard;Tirouflet,Jean等用1,1’-二乙基二茂铁乙酰化得到多种乙酰化的异构体,并合成了对应肟(Rend.1964,258(23),5666-8.);1966年,Schloegl,K.;Mechtler,H.等制备了乙酰二茂铁及其肟,并将其还原制备对应的还原产物对应衍生(Chemie,19661966,97(1),150-67.)。2009年,一份中国专利报道了制备三苯基锑乙酰二茂铁肟络合物(CN101492478A20090729)。
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作为商品农药的品种很多,其重要活性亚结构为-NCO-OR,众多研究与开发新农药的工作也聚焦在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上(李伍林,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咸宁学院学报,2006,26,(3):64~66;刘毅锋等,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应用,化学通报,2002,3,167-171)。众多氨基甲酸酯和二茂铁乙酮肟的研究报道中没有发现将乙酰二茂铁肟与氨基甲酸酯拼接成氨基甲酸二茂铁乙酮肟的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按照新农药分子设计方法,将具有某种生物活性的分子中的活性亚结构进行拼接,获得具有不同生物活性的新物质。本发明提供了一类未见文献报道的取代苯基氨基甲酸二茂铁乙酮肟酯化合物,并提供了它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提供的新化合物具有通式为(Ⅰ)的结构:
通式(Ⅰ)中,R、R1为苯环上的各种取代基,其中R代表氢原子、烷基、氟原子,氯原子、硝基、三氟甲基,R1代表氢原子、氟原子;或R、R1为-CH=CH-CH=CH-分别连接苯环的2、3位或3、4位。
作为优选方案,R代表2位上的氟原子,R1代表4位或5位上的氟原子。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二茂铁乙酮肟与通式为(Ⅱ)的化合物反应的步骤,
通式(Ⅱ)中,R、R1为苯环上的各种取代基,其中R代表氢原子、烷基、氟原子,氯原子、硝基、三氟甲基,R1代表氢原子、氟原子;或R、R1为-CH=CH-CH=CH-分别连接苯环的2、3位或3、4位。
其中通式(Ⅱ)的化合物和二茂铁乙酮肟是分别采用下述方法合成的:
用取代苯胺与固体光气反应合成取代苯异腈酸酯;反应式如下:
所用溶剂为四氢呋喃、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石油醚等。
二茂铁与乙酸酐反应得到二茂铁乙酮,二茂铁乙酮再与盐酸羟胺反应得到二茂铁乙酮肟,反应式如下:
所用溶剂为膦酸、甲醇、乙醇、水和四氢呋喃等。
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了通式为(Ⅰ)的化合物在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效成分中的应用。
本发明对双子叶植物油菜、苋菜,单子叶植物水稻、墨西哥玉米草等具有生长调节活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61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