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机机座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56308.X | 申请日: | 2013-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38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汤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航运集团电机厂 |
主分类号: | H02K5/18 | 分类号: | H02K5/18;H02K5/20;H02K5/22;H02K5/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王和平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机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合于冶金及起重用的中型电机用的电机机座。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冶金及起重用的中型电机固定装置所用的机座,一般做成中空的圆柱体形状,圆柱体外表面沿轴线的方向设有机座体散热片,这种机座的散热效果不好,而且整体体积较大;现有的电机机座外表面的接线盒桩把机座散热叶片尾端带来的冷风全被挡回去,容易造成电机的局部温升高,降低了电机的使用寿命。此外,机座在整个电机装配、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叶片断裂的现象,影响了机座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体积小、电机的功率密度高、散热良好的电机机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设计的一种电机机座,包括机座本体和机座本体表面设置的机座散热叶片,所述机座本体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四个端盖搭子,前端面和后端面上位于同一柱体母线上的两个端盖搭子之间设有一连通的内循环通风道,所述内循环通风道的外表面沿柱体母线设有平行布置的通风道散热叶片。
进一步地,所述机座本体的外表面端部设有接线盒桩,所述接线盒桩与机座本体的外表面的机座散热叶片的连接处为开口朝向接线盒桩的V形形状。
再进一步地,所述通风道散热叶片和机座散热叶片的斜率相同。
更进一步地,所述机座本体外表面沿周向设置有支撑桩。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在机座本体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四个端盖搭子,增加了整个机座体的刚度;
2、两个端盖搭子之间设有一连通的内循环通风道,一共构成了四个内通风风道,为电机提供了内循环通道,能更好地帮助电机散热,电机的热负荷可取较高值,从而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
3、内循环通风道的外表面沿柱体母线设有平行布置的通风道散热叶片,增加了机座本体表面叶片的数量,进一步提高了机座的散热效果,而且可减小机座本体的体积,使整个机座看起更小巧;
4、接线盒桩与机座本体的外表面的机座散热叶片的连接处为开口朝向接线盒桩的V形形状,可有效避免接线盒桩把机座散热叶片尾端带来的冷风全被挡回去,而能很好地把冷风导流过去,降低电机的局部温度;
5、机座本体外表面沿周向设置有支撑桩,在支撑桩上攻丝加装螺栓就可以进行支撑,可有效避免电机装配、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散热叶片断裂的现象,延长了机座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电机机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电机机座的底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电机机座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中:1-机座本体;2-螺母;3-螺栓;11-通风道散热叶片;12-接线盒桩;13-端盖搭子;14-内循环通风道;15-支撑桩;16-前端面;17-后端面;18-机座散热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的电机机座,包括机座本体1和机座本体1表面设置的机座散热叶片18,机座本体1为中空的圆柱体,机座本体1的前端面16和后端面17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四个端盖搭子13,前端面16和后端面17上位于同一柱体母线上的两个端盖搭子11之间设有一连通的内循环通风道14,端盖搭子13加强了机座刚性,内循环通风道14为电机提供了4个内循环通道,能更好的帮助电机散热。内循环通风道14的外表面沿柱体母线设有平行布置的通风道散热叶片11,通风道散热叶片11加大了机座撒热面积,而且可以减小机座本体的体积。机座本体1的外表面端部设有接线盒桩12,接线盒桩12与机座本体1的外表面的机座散热叶片18的连接处为开口朝向接线盒桩12的V形形状,能很好地把冷风导流过去,降低电机的局部温度。
机座散热叶片18与机座本体1外表面圆周之间采用大圆弧过渡,机座散热叶片18和通风道散热叶片11的斜率一致(采用3°的拔模斜度),模具起模容易,不会产生夹砂、跨砂的缺陷,铸造出来的机座外观也比较整齐。
机座本体1外表面沿周向设置有支撑桩15,在支撑桩15上攻丝加装螺栓就可以进行支撑,这样既简单又可防止散热叶片断裂。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航运集团电机厂,未经中国长江航运集团电机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63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毂马达装置或者具有轮毂马达装置的车辆
- 下一篇:一种省电的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