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场强驱动型单载波-多载波融合的信号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56456.1 | 申请日: | 2013-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2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梅林;沙学军;王晓鲁;张钦宇;张乃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7/26 | 分类号: | H04L27/2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宏威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场强 驱动 载波 融合 信号 传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载波-多载波融合的信号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通信系统通常只采用单载波或者多载波的单一载波体制,少数蜂窝系统在上、下行链路分别采用不同的载波体制,而基于加权分数傅立叶变换(WFRFT)可以实现单载波体制和多载波体制的融合,在同一频段上同时使用单载波和多载波进行工作。受现实环境中系统功放及其他功率限制,无线系统的覆盖范围与不同距离范围内终端设备的频谱效率之间形成了相互制约的关系。而单载波系统和多载波系统在覆盖范围与频谱效率之间各具优势,这使得综合考虑这两个指标的条件下,载波体制可切换具备平衡系统整体性能的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提高系统的吞吐量,从而提供一种场强驱动型单载波-多载波融合的信号传输方法。
一种场强驱动型单载波-多载波融合的信号传输方法,它由以下步骤实现:
在第t个时间周期下,t的初始值为1,采用现有单载波-多载波融合的信号传输方法进行信号传输;
在第t+1个时间周期下,它的信号发射方法是:
步骤一、将原始数据根据第t个时间周期下反馈回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接收机位置信息进行数字基带映射,获得数字基带映射结果;
步骤二、将步骤一获得的数字基带映射结果进行加权分数傅立叶变换,获得变换结果;所述加权分数傅立叶变换的参数选择依据第t个时间周期下反馈回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接收机位置信息选取;
步骤三、将步骤二获得的变换后的结果插入循环前缀,获得插入循环前缀后的信号;
步骤四、将步骤三获得的插入循环前缀后的信号进行波形成型,获得波形成型后的信号;
步骤五、将步骤四获得的波形成型后的信号进行D/A变换,获得模拟信号;
步骤六、将步骤五获得的模拟信号进行上变频处理,获得上变频后的信号,并发射至信道;完成第t+1个时间周期下的信号发射;
在第t+1个时间周期下,它的信号接收方法:
步骤七、接收端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获得下变频后的信号;
步骤八、将步骤七获得的下变频后的信号进行A/D变换,获得数字信号;
步骤九、将步骤八获得的数字信号去掉循环前缀,获得去掉循环前缀的信号;
步骤十、将步骤九获得的去掉循环前缀的信号进行DFT变换,获得DFT变换后信号;
步骤十一、将步骤十获得的DFT变换后信号进行频域均衡处理,获得均衡处理后的信号;
步骤十二、将步骤十一获得的均衡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加权分数傅立叶变换,获得变换后结果;所述加权分数傅立叶变换的参数选择依据第t个时间周期下反馈回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接收机位置信息选取;
步骤十三、将步骤十二获得的变换后结果根据第t个时间周期下反馈回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接收机位置信息进行数字基带反映射,获得原始数据并输出;完成在第t+1时间周期下的信号接收;
步骤十四、令t的值加1,继续执行t+2个时间周期下的信号发射和接收,直至原始数据全部发送完成。
步骤二中将步骤一获得的数字基带映射结果进行加权分数傅立叶变换的过程是:
步骤二一、将数字基带映射结果进行串/并转换,结果作为支路0的输入数据;
步骤二二、根据第t个时间周期下反馈回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接收机位置信息生成加权分数傅立叶变换的系数w2,将步骤二一中获得的并行数据进行反转并与系数w2进行相乘,得到支路2的数据;
根据第t个时间周期下反馈回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接收机位置信息生成加权分数傅立叶变换的系数w0,将步骤二一中获得的并行数据与系数w0进行相乘,得到支路0的数据;
根据第t个时间周期下反馈回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接收机位置信息生成加权分数傅立叶变换的系数w1,将步骤二中获得的并行数据进行DFT变换,将DFT变换后的数据输出给支路3,并将DFT变换后的数据与系数w1进行相乘得到支路1的数据;
然后根据第t个时间周期下反馈回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接收机位置信息生成加权分数傅立叶变换的系数w3,将输入给支路3的经过DFT的数据进行反转并与系数进行w3相乘,得到支路3的数据;
步骤二三、将步骤二二获得的支路0、支路1、支路2和支路3的数据进行相加,获得一路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64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