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悬臂梁弹性常数的溯源标定装置及溯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57061.3 | 申请日: | 2013-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6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宁;文莉;吴森;陈治;多伦雷丹特;胡小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25/00 | 分类号: | G01L25/00;G01L2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吕志英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臂梁 弹性 常数 溯源 标定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微悬臂梁弹性常数的溯源标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溯源标定装置的结构包括有大理石框架(1)、纳米天平(2)、微悬臂梁(3)、三维微纳位移台(4)、力加载杆(5)、偏振差分干涉仪(6)、仪器控制器(7)、计算机与测控软件(8);
所述的大理石框架(1)上固定有纳米天平(2)、三维微纳位移台(4)和反射差分干涉仪(6)的光路箱体(23),所述的纳米天平(2)的顶部固定有力加载杆(5),微悬臂梁(3)固定在纳米天平(2)上,在大理石框架(1)的一侧设有计算机与测控软件(8),仪器控制器(7)与计算机与测控软件(8)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悬臂梁弹性常数的溯源标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力加载杆(5)的主体为圆柱形,直径为2~3mm之间,顶部为半球冠形状,球冠的半径在10~50μm,球冠的顶部中心是对微悬臂梁(3)自由端施加载荷的加载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悬臂梁弹性常数的溯源标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三维微纳位移台(4)包括有x向单轴微纳位移器(9)、y向单轴微纳位移器(10)和z向单轴微纳位移器(11),所述z向单轴微纳位移器(11)固定在所述的y向微纳位移器(10)上,而所述y向微纳位移器10又固定在x向微纳位移器上(9)上,所述x向单轴微纳位移器(9)、y向单轴微纳位移器(10)和z向单轴微纳位移器(11)彼此正交,所述z向单轴微纳位移器(11)的底部固定有弹性卡箍(12),微悬臂梁(3)通过所述的弹性卡箍(12)固定在z向单轴微纳位移器(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悬臂梁弹性常数的溯源标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偏振差分干涉仪(6)包括有依次固定在光路箱体(23)内的He-Ne偏振激光器(13)、法拉第光隔离器(14)、索累-巴比涅补偿器(15)、扩束器(16)、分束器(17)、聚焦透镜(18)、汤普森格兰棱镜(19)、沃拉斯顿棱镜(20)、光电二极管(21)、光电二极管(22)以及光电信号处理模块(24),所述光路箱体(23)内部涂为减少杂散光干扰的黑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悬臂梁弹性常数的溯源标定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的微悬臂梁(3)及力加载杆(5)的一侧设置有光学显微镜(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悬臂梁弹性常数的溯源标定装置的溯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装置加电与预热:打开所述微悬臂梁弹性常数溯源标定装置,给所述装置加电并预热,预热达到120分钟后,装置正常开始工作;
(2)重力加速度测量:用精密重力速度计测量所述装置所在地的重力加速度g值;
(3)装置水平调整:使用电子水平仪对所述装置进行水平调整,使得所述的大理石框架(1)、纳米天平(2)为水平状态,力加载杆(5)、照射到所述的微悬臂梁(3)的自由端的p态和s态偏振光光束也均为竖直状态;
(4)力加载位置与测量光束的重合调整:借助所述的光学显微镜(26),通过所述的x向单轴微纳位移器(9)和y向单轴微纳位移器(10),将所述的力加载杆(5)的球冠顶部中心在微悬臂梁(3)自由端下表面上的力加载点与测量所述的微悬臂梁(3)的自由端上的p态偏振光在微悬臂梁(3)的上表面形成的光斑在一条竖直直线上;
(5)所述微悬臂梁(3)的力-位移曲线的获取:
1)设置数组Aj(xi,yi)用于表示力-位移数据,其中,xi为位移值,yi为相对应的力值;j=1,2,…,m为实验次数,m取5~8次之间,每一次实验获得一组力-位移数据,对应于一条力-位移曲线,采取多次实验并取其平均值;i=0,1,…,n为单次加载实验中从位置0开始、以s为位移增量的递进加载次数,一般为1~20nm之间,当i=0时表示微悬臂梁自由端在零点处的位移值和力值,力值可以从纳米天平(2)的输出值与重力加速度的乘积得到x0=0,y0=0;当i=1时表示第一次进给量为s的加载,此时,x1=s,y1为相对应的力值;以此类推,当i=n时表示第n次进给量为s的加载,此时,xn=ns,yn等于相对应的力值;
2)零位调整:借助所述的光学显微镜(26),调整所述的z向单轴微纳位移器(11),使微悬臂梁向下移动直到所述的力加载杆(5)的球冠顶部中心与所述微悬臂梁(3)的自由端下表面接触,即力加载杆对微悬臂梁自由端施加的力载荷正好为零,即所述的纳米天平(2)的通过所述的仪器控制器7输出给所述的计算机和测控软件中的质量值为0,而进一步向下移动微悬臂梁将立即使得所述的纳米天平(2)的输出质量值开始增加,则该位置为力载荷的测量零点;
3)步进加载及力-位移曲线的获取:通过所述的z向单轴微纳位移器(11),以一定的步进,如10nm将所述的微悬臂梁(3)向下移动,步进值将由所述的偏振干涉仪(6)测得,并经过所述的仪器控制器(7)传输到所述的计算机和测控软件(8)上并在计算机显示器上显示,在所述的微悬臂梁(3)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微悬臂梁(3)的自由端将受到来自所述的力加载杆(5)的力载荷,所受力载荷的值由所述的纳米天平(2)输出的质量值与重力加速度g的乘积得到,所述纳米天平(2)的质量值也通过所述的仪器控制器(7)传输到所述的计算机和测控软件(8)上并在计算机显示器上显示,将该位置的位移值和力值以数组A1(x1,y1)表示,重复该步进过程,获得A1(x2,y2)、A1(x3,y3)、…、A1(xi,yi)、…、A1(xn,yn),则数组A1(xi,yi)(i=0,1,2,…,n)以数组Ai(xi,yi)中的xi(i=0,1,2,…,n)为横坐标,以yi(i=0,1,2,…,n)为纵坐标绘制出力-位移曲线;
(6)弹性常数溯源值的计算:用最小二乘法将Aj(xi,yi)分别拟合为直线y=Kjx,则j次实验得到的所述的微悬臂梁(3)的弹性常数溯源值k为Kj的算术平均值,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706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