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机空心气冷叶片冷却效果试验高温高压引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57759.5 | 申请日: | 2013-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2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斌;孙坤;张树林;陈竹兵;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G01K1/14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任玉龙 |
地址: | 110015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心 气冷 叶片 冷却 效果 试验 高温 高压 引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温、高压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燃机空心气冷叶片冷却效果试验高温高压引线结构。
背景技术
燃气轮机空心气冷叶片冷却效果零部件试验,具有高温、高压特征。常规试验当中,采用碰底式铠装热电偶进行叶身壁面温度测试,热电偶引线遇到的难题是如何阻隔高温、高压燃气,安全可靠的将热电偶的补偿导线从试验叶栅中引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安全可靠的达到测试热电偶线引出目的,避免高温、高压燃气泄露,特提供了一种燃机空心气冷叶片冷却效果试验高温高压引线结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机空心气冷叶片冷却效果试验高温高压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机空心气冷叶片冷却效果试验高温高压引线结构,包括叶栅试验工装4,外套管5,内套管6,压紧螺帽7,球面接头8,石棉保温层9,不锈钢管10,热电偶补偿导线11,螺帽12,球面垫片13,高温水泥与石棉绳混合结构14;
其中:二次流冷气集气盒3位于叶片叶身1上叶片榫头2的下部,螺帽12通过球面垫片13将外套管5安装在叶栅试验工装4的中心孔内,内套管6位于外套管5的内部,球面接头8通过压紧螺帽7安装在内套管6上,不锈钢管10与内套管6连接,石棉保温层9套在不锈钢管10的外部,热电偶补偿导线11穿过外套管5和内套管6之间的夹层,高温水泥与石棉绳混合结构14填充在外套管5和内套管6之间的夹层内。
所述的内套管6带有外螺纹且有60°内锥端面。
外套管5的内径比内套管6的外径大2毫米。
内套管61Cr18Ni9Ti-10mmx1.5mmx100mm,外螺纹长度25mm,螺纹规格M8x1。
外套管51Cr18Ni9Ti-16mmx1.5mmx65mm,外螺纹长度55mm,螺纹规格M14x1.5。
叶片叶身1由试验工装4的凸台和叶片叶身1的缘板限位,外套管5螺纹与螺帽12的预紧力对叶片叶身1进行紧固,外套管5与试验工装4之间通过外套管5穿出孔的内锥面和球面垫片13实现密封。
设置带有外螺纹且有60°内锥端面的内套管对燃气轮机空心气冷叶片进行内流通道二次流冷气供给,与叶片集气盒进行氩弧焊连续焊连接,设置带有压紧螺帽的球面接头管将电加热电炉和内套管连接,组成二次流冷气供给系统;内管外设置内径大于内管外径2mm的外螺纹外套管,与内套管进行氩弧焊点焊连接;叶片铺设热电偶时,将热电偶测温端从内外套管夹缝中穿出,并完成叶片壁面热电偶安装;壁面电偶安装完毕后,用石棉绳和高温密封水泥封堵电偶穿入夹层;试验时,先将带有铜接头的热电偶补偿导线从试验叶栅工装的外套管安装孔穿出后,将外套管从安装孔中穿出,再通过球面垫片、螺母将外套管紧固于试验叶栅。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所述的燃机空心气冷叶片冷却效果试验高温高压引线结构,有效规避测试线上的障碍节点,如热电偶的补偿导线铜接头等,对安装的影响,安全可靠方便的达到测试热电偶线引出目的,避免高温、高压燃气泄露。经试验证实,本结构能承受主流参数为1350℃、3.5MPa等级的燃气轮机空心气冷叶片冷却效果零部件试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燃机空心气冷叶片冷却效果试验高温高压引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机空心气冷叶片冷却效果试验高温高压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机空心气冷叶片冷却效果试验高温高压引线结构,包括叶栅试验工装4,外套管5,内套管6,压紧螺帽7,球面接头8,石棉保温层9,不锈钢管10,热电偶补偿导线11,螺帽12,球面垫片13,高温水泥与石棉绳混合结构14;
其中:二次流冷气集气盒3位于叶片叶身1上叶片榫头2的下部,螺帽12通过球面垫片13将外套管5安装在叶栅试验工装4的中心孔内,内套管6位于外套管5的内部,球面接头8通过压紧螺帽7安装在内套管6上,不锈钢管10与内套管6连接,石棉保温层9套在不锈钢管10的外部,热电偶补偿导线11穿过外套管5和内套管6之间的夹层,高温水泥与石棉绳混合结构14填充在外套管5和内套管6之间的夹层内。
所述的内套管6带有外螺纹且有60°内锥端面。
外套管5的内径比内套管6的外径大2毫米。
内套管61Cr18Ni9Ti-10mmx1.5mmx100mm,外螺纹长度25mm,螺纹规格M8x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77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