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电风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58393.3 | 申请日: | 2013-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9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峻;黄光宏;高怀斌;李俊;胡云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建筑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24H3/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电 风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电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电风扇。
背景技术
目前,冬季野外宿营时,居住帐篷内部一般采用炉具进行供暖,炉具主要依靠辐射和自然对流的方式释放热量,这就造成帐篷内部距离炉具近的区域空气温度较高,远离炉具的区域空气温度较低;篷顶的空气温度较高,地面附近的空气温度较低,也就是说篷内各区域的温度梯度较大,以5m×6m大小的帐篷为例,炉具位于中心位置时,篷内温度差实测值最大可达30℃,居住舒适性很差。此外,热空气的自然对流的情况下处于篷内顶部,冷空气位于地面附近,实际感觉头热脚冷,除了降低舒适性,还造成有效热量不足,极大地影响了野营供暖炉具的保障效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可靠、使用维护费用低、不借助外界电源供电的热电风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热电风扇,包括上端开口的导流外壳,所述导流外壳底部固定有安装座,安装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叶片旋转的电机,导流外壳的下端面上开设有沉孔,沉孔内设置有热电模块,沉孔开口处设置有将热电模块压紧的热端传热板。
所述导流外壳包括壳体和圆板,壳体和圆板通过肋板相连接,沉孔开设在圆板底部,安装座固定在圆板上。
所述壳体为采用整体压铸而成的圆筒形结构。
所述壳体上端安装有起安全防护作用的风机罩。
所述风机罩上设置有提手。
所述导流外壳、安装座和热端传热板均采用高导热系数材料制成。
所述高导热系数材料为铝或铜。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配套取暖炉具使用时,通过设置热电模块,运用热电转换技术,利用取暖炉具的热量进行发电。热电模块产生的电力驱动风扇旋转,风扇运转时吸入新鲜空气,对导流外壳进行降温,从而降低热电模块冷端温度、维持冷热端温差,保证热电风扇持续工作。野营帐篷内部的上下层冷热空气经过热电风扇的强制对流,热空气和冷空气得到充分对流混合,从而降低帐篷内空气的温度梯度,提高帐篷供暖时的居住舒适性,解决有效热量不足的问题,对提高冬季野外宿营取暖保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剖视图(电机和叶片不剖)。
图3为本发明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仰视图。
其中,1为导流外壳,1‐1为壳体,1‐2为肋板,1‐3为圆板,2为风机罩,3为叶片,4为电机,5为安装座,6为热电模块,7为热端传热板,8为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4所示,本发明包括上端开口的导流外壳1,所述导流外壳1包括壳体1‐1和圆板1‐3,壳体1‐1和圆板1‐3通过肋板1‐2相连接,圆板1‐3底部开设有沉孔,沉孔内设置有热电模块6,沉孔开口处设置有将热电模块6压紧的热端传热板7,圆板1‐3上固定有安装座5,安装座5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叶片3旋转的电机4,电机4和热电模块6连接4。
如图2所示,导流外壳1为采用整体压铸而成的圆筒形结构,且导流外壳1的壳体1‐1上端安装有起安全防护作用的风机罩2,且风机罩2上设置有一个提手8,用于提起热电风扇;所述壳体1‐1下端通过辐射状散热肋板1‐2连接有圆板1‐3,热量可以从圆板1‐3通过肋板1‐2传递到壳体1‐1,散热面积得到有效增大,利于热电模块6冷端温度的维持。
导流外壳1、安装座5和热端传热板7均采用高导热系数材料制成,且高导热系数材料具体为铝或铜。所述导流外壳1除了用于固定所有器件外,还用作冷端传热板。热端传热板7作用是将热电模块6压紧在沉孔中,并将炉具所发热量传递给热电模块6。
如图2所示,所述热电模块6热端与热端传热板7相接触,且热端传热板板7通过螺栓将热电模块6压紧固定在圆板1‐3的沉孔内;在圆板1‐3上固定有安装座5,安装座5上设有电机4,电机4的转轴与圆板1‐3垂直,电机4与叶片3同轴安装并驱动叶片3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建筑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建筑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83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