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群智感知系统及群智感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61116.8 | 申请日: | 2013-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65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冯珍妮;朱燕民;朱弘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M1/725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知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感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群智感知系统及群智感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群智感知成为近几年兴起的很有前景的研究方向和应用模式。智能手机以其特有的功能无限扩展的特性迅速取代了传统的功能单一的移动电话。除了搭载通用操作系统使得功能可拓展之外,现在的智能手机还集成了各种各样的传感器,从而为智能手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智能手机上继承的传感器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加速度计、温度计、电子罗盘、陀螺仪等,它们使得智能手机不再是单一的通信设备,还能提供诸如导航之类的日常服务,因此手机的功能有了革命性的变化。随着智能手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价格的不断降低,智能手机已经从最初的奢侈品变成了大众的必需品,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不断攀升。大量的散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智能手机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契机,这就是群智感知系统的产生。和传统的为某一目的专门部署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不同,群智感知系统大大减少了部署网络的代价,也不限于某一种单一的应用。从另一方面来讲,由于智能手机上的传感器大多数时间是空闲的,群智感知系统可以有效的利用这些闲置资源来产生社会效益。
然而要构成一个有效的群智感知系统仍然有许多的棘手的问题需要解决。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如何激励智能手机用户参与到群智感知系统中来。由于智能手机属于用户个人所有,而参与到群智感知系统中来又会消耗自身的资源,比如CPU时间、电量等,因此只关注自身利益的智能手机用户不愿意参与到群智感知系统来并贡献自己的感知服务。通常,为了激励智能手机用户参与,经常需要给与他们一定的回报(金钱酬劳)。
现有的一些群智感知系统中引入拍卖的概念来刻画群智感知系统和智能手机用户之间的交易,即系统的任务分配和回报方法。通常群智感知系统中存在一个公正的平台,它将感知任务告知智能手机用户,并接收他们执行感知任务的结果。但是,现有的拍卖方法通常假定系统是静态的,也就是说,在系统初始化时,所有的感知任务和智能手机用户已经存在于系统之中,并且会一直存在于系统之中。而实际上,一方面,感知任务是由任务的发布者在某些特定时刻产生并提交的,并不一定在系统初始时刻就存在了。另一方面,智能手机用户也不一定一直都可以为群智感知系统服务,因为智能手机可能被用于其他用途,从而无法提供感知服务。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结合感知任务和智能手机到来的动态特性,防止欺骗行为的产生的新的群智感知系统及群智感知方法,以避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群智感知系统及群智感知方法,能够结合感知任务和任务执行设备到来的动态特性,防止欺骗行为的产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群智感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设置连续的时间槽,按时间槽顺序开始进行群智感知;
在每个时间槽内,接受新到来的感知任务和标明包括在线时段以及期望值在内的特征的任务执行设备,并剔除已经达到离开时刻的任务执行设备;
在每个时间槽内,根据每个感知任务的特征和现有的每个任务执行设备的特征,从现有的任务执行设备中选择最合适的至少一个任务执行设备来完成该时间槽内的每个感知任务。
进一步的,所述感知任务为预处理的感知任务,所述感知任务的特征包括:任务内容、任务量以及任务交期;所述任务执行设备的期望值为该任务执行设备对每个感知任务的报价。
进一步的,所述感知任务的特征还包括执行设备规格要求和划分的各个任务块及其任务内容、任务量以及任务交期;所述任务执行设备的特征包括任务执行设备规格和每个任务块的报价。
进一步的,在每个时间槽内按照感知任务到来时间先后顺序依次分配每个感知任务,对每个感知任务进行分配时,根据其任务内容、任务量以及任务交期和现有的每个任务执行设备的在线时段以及对该感知任务的报价,从现有的任务执行设备中选择在线时段和报价最合适的至少一个任务执行设备来完成该感知任务,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每个任务执行设备执行的感知任务及其在任该感知任务所在的时间槽内的报价,计算出每个任务执行设备的回报。
进一步的,所述时间槽的时间长度相等,每个感知任务在该时间长度内能够完成。
进一步的,对一定时期内感知任务特征、任务执行设备特征以及任务执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进行时间槽划分,所述时间槽的时间长度不完全相同,具有相同特征的感知任务的时间槽长度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11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