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浅青紫链霉菌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562683.5 申请日: 2013-11-13
公开(公告)号: CN103602615A 公开(公告)日: 2014-02-26
发明(设计)人: 刘晓侠;王玉洁;孙诗清;尤忠毓 申请(专利权)人: 嘉兴学院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C12P1/06;C09B61/00;C12R1/465
代理公司: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代理人: 胡红娟
地址: 314001 ***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株浅 青紫 霉菌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浅青紫链霉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色素是指能够使被媒染物着色的物质,在生产生活及科研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天然色素通常是指利用自然界存在的物质或培养方法生产的次生代谢物质进行一定的加工而制成的色素。由于其具有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色调自然及多功能性等优点,伴随着食品工业、医药工业、日化工业和养殖业等的发展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加工天然色素的原材料来源广泛(源于动植物、微生物、矿物质等),种类繁多,截至2004年有记载的就有约600种。但现有加工制得的天然色素主要以红、黄色素为主,蓝色素非常稀少,在我国GB2760-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列出的56种色素中蓝色素仅有栀子色素和藻青素两种。由于蓝色是三原色之一,蓝色素可用于多种色调的调配。但由于蓝色素稀少,使得开发天然蓝色素在色素相关领域中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天然蓝色素的自然来源非常有限。现有技术中,无机天然蓝色素主要来源于自然蓝钒矿,有机天然蓝色素则主要来源于植物和微生物材料,如蓼蓝、茶蓝、马蓝、吴蓝、菘蓝等木蓝属植物的叶子可以用于制备靓蓝染料。虽然目前大多数天然蓝色素产品仍是以动植物材料为原料制取的,但这类材料的获取易受季节、气候、产地等因素影响,使得蓝色素的产量非常有限。而利用微生物资源生产天然色素基本不受这些限制,并且,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不仅生产、提取方法都较为简单,而且成本相对较低,是较为理想的蓝色素生产方法。

但微生物中可产蓝色素的菌株也十分少见,主要集中于放线菌。已报道的有:海洋链霉菌(Streptommycete sp.)M259(邓祥元等,海洋链霉菌M259高产蓝色素理化性质研究,食品科学,2006,7:35-39.),天蓝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coelicolor)100菌株(张和春等,天蓝色链霉菌胞内蓝色素提取方法研究,生物技术,2000,3:19-21.);链霉菌ZLT菌株(李一苇等,一株产蓝色素菌株生物学特性及色素基本性质的研究,生物学杂志,2007,1:41-43.);还有如公开号为CN 101864380B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蓝色素产生菌及其制备的粗制剂和方法,该蓝色素产生菌是一种黄杆菌(Flavobacterium sp.)B29,保藏编号为CGMCC No.3699。

现有报道的产蓝色素的微生物菌株的种类及数量还远不能满足各行业对天然蓝色素研究开发的需要,因此,筛选出能大量生产蓝色素的新型微生物菌种和具有不同特性的蓝色素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可产生蓝色素的浅青紫链霉菌(Streptomyces lividans),利用该菌株生产的蓝色素较为稳定,且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一株浅青紫链霉菌(Streptomyces lividans),分类命名为浅青紫链霉菌(Streptomyces lividans),株号为jx-02,已于2013年8月28日保藏于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8083。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浅青紫链霉菌在制备蓝色素中的应用。具体包括:

(1)将所述浅青紫链霉菌接种于种子培养液中进行增殖培养,获得种子液;

冷冻保存的浅青紫链霉菌需先进行菌种活化,活化条件为:温度为37℃,时间为48h。挑取活化平板上的单个菌落接种于种子培养液中,进行增殖培养。作为优选,所述增殖培养的条件为:温度为25~30℃,时间为10~14h;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增殖培养的条件为:温度为28℃,时间为12h。更优选地,所述增殖培养为摇床培养,转速为150~200r/min。

(2)将所述种子液转接到发酵培养液中进行发酵培养,获得发酵液;

所述种子液的接种量优选为5~10%,更优选为8%。所述发酵培养的条件优选为:pH为7,温度为25~30℃,时间为6~8天;更优选为pH为7,温度为28℃,时间为7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学院,未经嘉兴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26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