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蒌叶超微粉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63401.3 | 申请日: | 2013-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2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段玉清;张海晖;黄婷;冯小波;韩娟;马海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212 | 分类号: | A23L1/212;A23K1/14;A23L2/00;A23L1/29;A61K36/67;A61K8/97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蒌叶超微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产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蒌叶超微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蒌叶(Piper betle L.),别名蒟酱、青蒟、芦子、大芦子、槟榔蒟、槟榔蒌,为胡椒科胡椒属多年生藤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亚洲的热带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海南、台湾等地区。我国《本草纲目》、《中药大辞典》和《本草纲目拾遗》中均记载,蒌叶根、籽、叶皆入药,味辛、微甘,温。具有祛风散寒、行气化痰、消肿止痒之功效。民间用于治疗风寒咳嗽、支气管哮喘、风湿骨痛、胃寒痛、妊娠水肿,牙痛等,外用治皮肤湿疹和脚癣。化学成分研究表明,蒌叶的叶含有丰富的芳香精油(主要成分为酱酚、黑椒酚、甲基丁香酚等,具有辛辣芳香味)、多种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和各种矿物元素。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蒌叶的叶提取物具有抑菌、免疫调节、抗癌、抗氧化、降压、抗疟、杀虫等生物活性,另外可治疗胃病、精神分裂症等。目前蒌叶主要用于调香原料,与槟榔合用作咀嚼嗜好品,制酒曲等方面应用。
超微粉技术是通过对物料的冲击、碰撞、剪切、研磨、分散等手段,把原材料加工成微米甚至纳米级的微粉。超微粉能够“对粉体原料进行高精度的分级,并改变粉体的表面活性”,其物理特性明显优于粗颗粒体,化学反应中也极大地提高了反应速度。超微气流粉碎是以高速气流为载体赋予颗粒以极高的速度,由送料喷嘴高速射入粉碎室内,产生高达每秒几百米至上千米的速度,由于粉碎喷嘴与粉碎室形成一个锐角(粉碎角),被粉碎的物料在粉碎喷嘴喷射出的高速旋流带动下做旋转运动。颗粒之间、颗粒与机体间产生相互冲击、碰撞摩擦而粉碎。由于气流粉碎强度很大,且大多数气流粉碎机又具有在高速主旋流中进行自行分级的能力,所以比一般机械式粉碎机粉碎的产品粒径要小得多,粒度分布均匀,并具有颗粒无团聚和粉碎过程不产生热量,能很好的保持功能因子的生物活性。正是这一特性独特优势,使其加工范围不仅仅涉及到农副产品、果蔬、中草药、饲料深加工、调味品等,还涉及到食品、饮料、化工医药、陶瓷、冶金非金属矿产等领域的深加工。
鉴于以上,本发明结合蒌叶的质构特征、营养成分、功能价值及加工特性,采用气流超微粉碎技术制得蒌叶的叶超微粉,其粉体粒径≤1μm,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包容性强,产品的内在质量得到充分改善,原有的自然风味得以进一步发挥,物料的分散性、溶解性、吸附性也都得到根本的改善,还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具有天然性、营养性、易于消化吸收和方便调配的特点,可作为食品、调味品、保健品、医药品、日用化学品等产品的原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蒌叶超微粉及其制备方法,其过程包括蒌叶的叶预处理、干燥、超微粉碎制得蒌叶超微粉。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1)原料预处理:选取鲜绿完整蒌叶的叶子,流水清洗3遍,沥干,切成2-3cm,备用。
(2)干燥:将沥干处理后的蒌叶进行微波真空干燥或热风干燥,控制水分含量小于7%。
(3)粗粉:将干燥后的蒌叶用药材粉碎机粉碎,过40目筛,得粗粉。
(4)超微粉碎:将粗粉吸入气流式超微粉碎机中,进行超微粉碎,控制粉碎压力0.3-0.6MPa,进料速度为4.0-50mg/s;经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得粉体粒径≤1μm。
(5)灭菌:将超微粉紫外灭菌1-3小时。
(6)包装:将灭菌后的蒌叶超微粉立即装入铝箔袋中,抽真空,密封保存。
其中所述的微波真空干燥条件为将蒌叶置于真空微波实验炉的干燥盘上,微波真空度为0.06-0.09MPa,功率控制在50-150W,负载量为100-300g;干燥时间为10-30min。
其中所述的热风干燥条件为将蒌叶置于热风干燥箱中,控制风速 50Hz,温度40-60℃,干燥2-6小时。
本发明的优点:
(1)气流超微粉碎制得的蒌叶粉体孔隙率高,包容性强,物料的分散性、溶解性、吸附性也都得到根本的改善,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
(2)该法制备的超微粉,保持蒌叶的辛辣芳香味,具有天然性、营养性、易于消化吸收和方便调配的特点,可用于作为食品、饮料、保健品、药品、化装品等产品的原料或添加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34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