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成分对虾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63570.7 | 申请日: | 2013-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9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杜伟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相城区新时代特种水产养殖场 |
主分类号: | A23K1/16 | 分类号: | A23K1/16;A23K1/18;A23K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1 | 代理人: | 李涛 |
地址: | 21513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成分 对虾 配合 饲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养殖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成分对虾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对虾(Penacus orientalis),学名东方对虾,又称中国对虾、斑节虾。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对虾属。对虾属个体大,通称大虾。雌性成长个体体长一般16~22厘米,重约50~80克,最大的可达30厘米,重250克;雄性较小,体长13~18厘米,重30~50克。对虾为广温广盐性海产动物。体呈长筒形,左右侧扁,身体分为头、胸和腹部,由20个体节组成。腹部较长,肌肉发达,分节明显。
我国是对虾养殖大国,近几年来发展势头日趋迅猛。仅2003 年全国养殖对虾总产量就达到78 万吨,为我国的出口创汇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市面上许多对虾饲料适口性不好,采食量下降,势必影响摄入养分的总量,无疑也会影响到饲料的效果,影响对虾的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营养全面、适口性好的复合成分对虾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复合成分对虾配合饲料,其特征在于,原料组成为鱼粉、发酵豆粕、麦麸、啤酒酵母、面粉、磷酸氢二钾、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A、扇贝粉、食盐、中草药复混物和复合诱食剂;
以重量份数计,鱼粉30-35份、发酵豆粕25-35份、麦麸25-35份、啤酒酵母1-3份、面粉15-20份、磷酸氢二钾0.5-1.5份、维生素C 0.5-1.5份、维生素D 0.2-0.5份、维生素A 0.5-0.8份、扇贝粉0.5-1.3份、食盐1-5份、中草药复混物为:马尾松叶5-15份、苦楝12-24份、大蒜20-30份、南瓜籽16-27份、乌桕叶6-13份、飞机草10-20份、紫茎泽兰10-20份、银胶菊10-20份、苦参10-20份、五倍子15-26份、地锦草1-5份、鱼腥草20-30份和艾叶18-26份和复合诱食剂0.2-0.8份。
所述复合诱食剂包括甘氨酸、谷氨酸、糖蜜和马钱子;
以重量份数计,甘氨酸15-25份、谷氨酸30-40份、糖蜜10-20份和马钱子25-35份。
以重量份数计,原料组成为鱼粉25份、发酵豆粕30份、麦麸30份、啤酒酵母3份、面粉20份、磷酸氢二钾0.5份、维生素C 0.5份、维生素D 0.5份、维生素A 0.8份、扇贝粉1.3份、食盐5份、中草药复混物为:马尾松叶 15份、苦楝 24份、大蒜 30份、南瓜籽 27份、乌桕叶 13份、飞机草 20份、紫茎泽兰 20份、银胶菊 20份、苦参 20份、五倍子 26份、地锦草 5份、鱼腥草 30份和艾叶 26份和复合诱食剂0.8份。
一种复合成分对虾配合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A)将甘氨酸15-25份和谷氨酸30-40份进行超微粉碎,过200目筛;马钱子25-35份在100℃水中提取0.5h,过滤,得到清液后,加入经过超微粉碎的甘氨酸和谷氨酸,充分溶解后,浓缩通过喷雾干燥得到干燥的粉末,之后与糖蜜10-20份充分搅拌均匀得到复合诱食剂;
(B)将鱼粉30-35份、发酵豆粕25-35份、麦麸25-35份、啤酒酵母1-3份、面粉15-20份、磷酸氢二钾0.5-1.5份、维生素C 0.5-1.5份、维生素D 0.2-0.5份、维生素A 0.5-0.8份、扇贝粉0.5-1.3份、食盐1-5份、中草药复混物为:马尾松叶5-15份、苦楝12-24份、大蒜20-30份、南瓜籽16-27份、乌桕叶6-13份、飞机草10-20份、紫茎泽兰10-20份、银胶菊10-20份、苦参10-20份、五倍子15-26份、地锦草1-5份、鱼腥草20-30份和艾叶18-26份分别粉碎后置于搅拌机中,加入步骤(A)中的复合诱食剂0.2-0.8份和食盐1-5份后开始搅拌,搅拌速度为每分钟20转,搅拌时间为30-50分钟;
(C)将步骤(B)中混合均匀后的饲料半成品置于干燥器中干燥20-30分钟,最后采用造粒机制成颗粒状成品,成品颗粒粒径大小2-3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相城区新时代特种水产养殖场,未经苏州市相城区新时代特种水产养殖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35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