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生物降解的高回弹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64046.1 | 申请日: | 2013-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8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久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淮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66 | 分类号: | C08G18/66;C08G18/63;C08G18/48;C08G18/32;C08G18/64;C08L75/08;C08J9/08;C08G10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3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降解 回弹 聚氨酯 泡沫塑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回弹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具体涉及一种可生物降解的高回弹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背景技术
PU材料是一类性能优异的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轻工、纺织、医用等各个领域,并己成为世界六大合成高分子材料之一。聚氨酯制品中最重要的是聚氨酯泡沫,它具有优良的物理力学性能、声学性能、电学性能和耐化学性能,可直接从单体原料一次加工成聚合物制品,而且可通过改变原料化学结构、规格、品种等调节配方组合,制出各种性能和用途的终端制品,因此应用十分广泛然。
高回弹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既具有普通软泡的机械强度和易于加工的工艺性能,又具有乳胶海绵的高回弹性和高舒适性,在汽车工业,家具装潢以及包装工业中受到重视。
为了减小聚氨酯对石油原料的依赖,降低聚氨酯泡沫的成本并改善其生物降解性能,基于天然高分子材料改性的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生物降解的高回弹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该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生产原料来源广泛,产品回弹力和尺寸稳定性良好。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生物降解的高回弹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多元醇80~100份
大豆分离蛋白10~20份
催化剂0.05~0.2份
硅油0.5~2份
三乙醇胺2~3份
去离子水2~3份
多异氰酸酯30~70份。
上述的多元醇为由高活性聚醚多元醇和聚合物聚醚均匀混合的混合多元醇。
上述的多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和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的催化剂为基于叔胺的催化剂,如三亚乙基二胺、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N-乙基吗啉、N-甲基吗啡啉、四甲基乙二胺、二甲基苄胺、1-甲基-4-二甲胺乙基哌嗪、N,N-二乙基-3-二乙胺基丙胺、三乙醇胺和二乙醇胺的一种。
上述的催化剂也可为有机金属盐类催化剂,如二丁基锡二月桂酸或辛酸亚锡。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一种可生物降解的高回弹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多元醇90份
大豆分离蛋白15份
催化剂0.1份
泡沫稳定剂硅油1份
三乙醇胺2.5份
发泡剂去离子水2.5份
多异氰酸酯50份。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配方合理,所制备的聚氨酯泡沫塑料质量好,具有较好的可生物降解性能,产品的回弹率达到GB/T6670—2008的要求,其泡沫密度、压缩强度、拉伸强度、热导率等物理指标符合要求。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且操作方便,容易实施,生产成本低廉且环境友好,不会对外界环境造成其它不良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本发明列举实施例如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如无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各种原料均可以通过市售得到;或根据本领域的常规方法制备得到。除非另有定义或说明,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与科学用语与本领域技术熟练入员所熟悉的意义相同。此外任何与所记载内容相似或均等的方法及材料皆可应用于本发明方法中。
除非另外说明,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与科学用语与本领域技术熟练人员所熟悉的意义相同。
此外任何与所记载内容相似或均等的方法及材料皆可应用于本发明方法中。
实施例1
一种可生物降解的高回弹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多元醇90份
大豆分离蛋白15份
催化剂0.1份
硅油1份
三乙醇胺2.5份
去离子水2.5份
多异氰酸酯50份。
制备时,将SPI、多元醇、催化剂、硅油、三乙醇胺和去离子水按比例混合均匀,然后再将TDI和PAPI按比例混合后迅速加入到上述混合物中,快速搅拌后倒入模具中自由发泡。发泡体室温熟化7d后进行测试。
产品的各项性能按如下标准进行测试,结果均达到相应要求:
泡沫密度:按照GB/T6343—2009测定;
压缩永久变形:参照GB/T6669—2008测定;
回弹率:按照GB/T6670—2008测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淮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淮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40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