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泥反硝化除磷脱氮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64188.8 | 申请日: | 2013-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8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哲明;韩萍芳;黄勇;陆嘉昂;罗翔;袁大亮;王桂林;吕效平;章继龙;徐宁;郭玉旗;任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孙秀武;杨思捷 |
地址: | 21004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泥反 硝化 磷脱氮法 | ||
1. 一种双泥反硝化除磷脱氮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厌氧释磷步骤,其中在厌氧释磷步骤之前包括预反硝化处理步骤,在所述预反硝化处理步骤中,优选在厌氧或缺氧条件下、更优选在厌氧条件下,对废水进行反硝化处理。
2. 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泥反硝化除磷脱氮法,其中,在所述厌氧释磷步骤之后,还包括中沉步骤、硝化步骤、缺氧反硝化步骤、曝气步骤和终沉步骤。
3. 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泥反硝化除磷脱氮法,其中,使来自所述终沉步骤的污泥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占终沉步骤中的总污泥的20体积%~49体积%,优选25体积%~40体积%,更优选27体积%~36体积%,更进一步优选30体积%~35体积%)进入所述预反硝化处理步骤。
4. 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泥反硝化除磷脱氮法,其中,经过所述预反硝化处理步骤,所述废水中的硝态氮含量比处理之前减少至少44%,优选减少至少47%,更优选减少至少51%,和/或
所述废水中的COD比处理之前减少至少17%,优选减少至少19%,更优选减少至少20%,和/或
所述废水中的溶解氧比处理前减少至少21%,优选减少至少28%,更优选减少至少33%。
5. 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泥反硝化除磷脱氮法,其中,在所述预反硝化处理步骤中使用厌氧反硝化菌,优选反硝化聚磷菌,更优选反硝化聚磷菌污泥。
6. 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泥反硝化除磷脱氮法,其中,在所述预反硝化处理步骤中,使用相对于废水的体积为10体积%~40体积%,优选20体积%~40体积%,更优选25体积%~30体积%的反硝化聚磷菌污泥。
7. 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泥反硝化除磷脱氮法,其中,在所述预反硝化处理步骤中,水力停留时间是0.5~1.0 h,优选0.5~0.9h,更优选0.6~0.8h,pH为6.5~7.5,优选为6.8~7.3,更优选为6.9~7.1,污泥浓度为2.5~4.5g/L,优选为2.8~4.5g/L,更优选为3~4.4g/L。
8. 权利要求2~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泥反硝化除磷脱氮法,其中,将所述终沉步骤的出水的至少一部分(优选为10体积%~23体积%,进一步优选13体积%~21体积%,更优选15体积%~17体积%)回流至所述硝化步骤。
9. 权利要求2~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泥反硝化除磷脱氮法,其中,
所述厌氧释磷步骤中,水力停留时间是1.5~3h,使用10体积%~40体积%反硝化聚磷菌污泥,pH为7.0~8.0,污泥浓度为2.5~4.5g/L;
所述中沉步骤中,水力停留时间是1.5~3.5h;
所述硝化步骤中,使用以硝化菌为主体的生物膜,水力停留时间是5~10h,溶解氧为2mg/L~4mg/L,温度为25℃~35℃,pH值为7.5~8.5;
所述缺氧反硝化步骤中,水力停留时间是3.5~7h,pH值为7~8;
所述曝气步骤中,水力停留时间是0.4~1.5h,溶解氧为1.5mg/L~3mg/L;
所述终沉步骤中,水力停留时间是1.5~3.5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418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