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晶硅铸锭炉热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64192.4 | 申请日: | 2013-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62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陈五奎;李军;马涛;徐文州;冯加保;虎春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山新天源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11/00 | 分类号: | C30B11/00;C30B29/06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32 | 代理人: | 葛启函 |
地址: | 614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晶 铸锭 炉热场 结构 | ||
1.一种多晶硅铸锭炉热场结构,包括炉体(1),炉体(1)上设置有抽气孔(2),所述炉体(1)内设置有下托保温板(3)与保温罩(4),保温罩(4)放置在下托保温板(3)上,保温罩(4)与下托保温板(3)共同构成保温隔热笼,所述保温罩(4)上连接有能够使保温罩(4)上下移动的升降杆(5),所述保温隔热笼内设置有坩埚(6)、坩埚护板(7)、石墨底板(8)、石墨盖板(9)、侧部加热器(10)、顶部加热器(11)、热交换平台(12),所述石墨底板(8)放置在热交换平台(12)上,坩埚(6)放置在石墨底板(8)上,坩埚护板(7)设置在坩埚(6)外侧,侧部加热器(10)设置在坩埚护板(7)的外侧,石墨盖板(9)设置在坩埚(6)上方,顶部加热器(11)设置在石墨盖板(9)上方,所述热交换平台(12)通过石墨立柱(22)固定在炉体(1)底部,坩埚护板(7)的上端设置有尾气排放孔(13),还包括进气管(14),所述进气管(14)依次穿过炉体(1)、保温罩(4)、顶部加热器(11)、石墨盖板(9)后伸入坩埚(6)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埚护板(7)包括上护板(71)与下护板(72),上护板(71)与下护板(72)拼接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晶硅铸锭炉热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护板(72)的高度与铺设在坩埚(6)底部的子晶厚度一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晶硅铸锭炉热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护板(72)的上端面设置有凹槽,在上护板(71)的下端面设置有与凹槽相匹配的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多晶硅铸锭炉热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盖板(9)上设置有多个通孔(17)。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晶硅铸锭炉热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底部安装有溢流毯(18),所述溢流毯(18)为四层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针织陶瓷纤维毯层、针织陶瓷纤维毯层、陶瓷纤维毯层、碳毡层,所述针织陶瓷纤维毯层的厚度为10mm、针织陶瓷纤维毯层的厚度为10mm、陶瓷纤维毯层的厚度为25mm、碳毡层的厚度为10m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晶硅铸锭炉热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毯(18)的上表面安装有溢流丝(19)。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晶硅铸锭炉热场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石墨立柱(22)之间均设置有溢流丝(19)。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晶硅铸锭炉热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托保温板(3)上设置有多个溢流孔(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山新天源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乐山新天源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419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