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氯化聚乙烯防火涂料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65009.2 | 申请日: | 2013-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7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石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博思源防火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23/28 | 分类号: | C09D123/28;C09D133/00;C09D5/18;C09D7/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26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氯化 聚乙烯 防火 涂料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防火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氯化聚乙烯防火涂料。
背景技术
高高氯化聚乙烯是高含氯量氯化聚乙烯,又称HCPE树脂。白色轻质小颗粒,相对密度1.35-1. 45,表现密度0.4-0.5,氯含量>61%,热分解温度>130℃ ,热稳定时间180℃>3mm。由于分子结构中不含双键,氯原子又是无规分布,因此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耐臭氧性、耐热老化性、耐燃性、耐化学药品性和耐油性。
由于氯化橡胶分子结构规整、饱和、极性小、化学稳定性好,用它制备的各种防腐涂料具有涂膜干燥快、附着力好、耐化学介质和抗潮湿渗透性优良等特性。半个世纪以来,已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舰船和水下设施、钢结构设备防腐的重要材料之一。但由于传统使用的氯化橡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含氯烃溶剂,这类溶剂排放到大气中会破坏臭氧层,残留在树脂中对长期接触的人体有致癌作用,故20世纪90年代,为履行蒙特利尔保护大气臭氧层公约义务,一些发达国家早已限制生产四氯化碳溶剂法生产氯化橡胶。近几年,我国也正在加紧对含氯烃溶剂释放量进行严格地控制,使其取代品得到很大发展,尤其是高氯化聚乙烯漆的应用,随着社会城市化、科技化、人性化的发展,设计一种干燥快、理化性能优异且防火性好的高氯化聚乙烯防火涂料以满足市场需求,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针对现有防火涂料干燥慢、理化性能一般且防火性差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氯化聚乙烯防火涂料。
技术方案:
一种高氯化聚乙烯防火涂料,由下列原料组成,以质量份数表示法为:高氯化聚乙烯100份;防火阻燃剂40-50份;丙烯酸树脂5-10份;钛白粉5-10份;聚磷酸铵15-20份;三氧化二锑15-20份;季戊四醇10-15份;氯化石蜡为10-15份;发泡剂为10-15份;二甲苯10-20份;补强剂5-10份;乙酸丁酯10-15份;氧化锌5-10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高氯化聚乙烯防火涂料,其组成成分,以质量份数表示法为:高氯化聚乙烯100份;防火阻燃剂45份;丙烯酸树脂7.5份;钛白粉7.5份;聚磷酸铵17.5份;三氧化二锑17.5份;季戊四醇12.5份;氯化石蜡为12.5份;发泡剂为12.5份;二甲苯15份;补强剂7.5份;乙酸丁酯12.5份;氧化锌7.5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发泡剂采用三聚氰胺。
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一种高氯化聚乙烯防火涂料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产品2-3h即可干燥;2、对各种基材具有较好的保护装饰作用,涂膜厚度≤3mm,耐火极限100min;3、具有优异的耐湿热性,能承受高低温循环的影响;4、产品防火性优异,达到国家标准一级,涂膜附着力强,耐化学品性好,可以广泛生产并不断代替现有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高氯化聚乙烯防火涂料,其组成成份以质量份数表示法为:高氯化聚乙烯100份;防火阻燃剂40-50份;丙烯酸树脂5-10份;钛白粉5-10份;聚磷酸铵15-20份;三氧化二锑15-20份;季戊四醇10-15份;氯化石蜡为10-15份;三聚氰胺为10-15份;二甲苯10-20份;补强剂5-10份;乙酸丁酯10-15份;氧化锌5-10份。
产品3h即可干燥;对各种基材具有较好的保护装饰作用,涂膜厚度≤3mm,耐火极限95min。
实施例2:
一种高氯化聚乙烯防火涂料,其组成成份以质量份数表示法为:高氯化聚乙烯100份;防火阻燃剂40-50份;丙烯酸树脂5-10份;钛白粉5-10份;聚磷酸铵15-20份;三氧化二锑15-20份;季戊四醇10-15份;氯化石蜡为10-15份;三聚氰胺为10-15份;二甲苯10-20份;补强剂5-10份;乙酸丁酯10-15份;氧化锌5-10份。
产品2.5h即可干燥;对各种基材具有较好的保护装饰作用,涂膜厚度≤3mm,耐火极限98min。
实施例3:
一种高氯化聚乙烯防火涂料,其特征在于:其组成成份以质量份数表示法为:高氯化聚乙烯100份;防火阻燃剂45份;丙烯酸树脂7.5份;钛白粉7.5份;聚磷酸铵17.5份;三氧化二锑17.5份;季戊四醇12.5份;氯化石蜡为12.5份;三聚氰胺为12.5份;二甲苯15份;补强剂7.5份;乙酸丁酯12.5份;氧化锌7.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博思源防火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博思源防火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50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