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压油缸的控制设备、方法、系统以及工程机械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66024.9 | 申请日: | 2013-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37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瑞国;裴杰;朱晓艳;王骏飞;李仁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1/16 | 分类号: | F15B11/16;F15B2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肖冰滨,陈潇潇 |
地址: | 41001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油 控制 设备 方法 系统 以及 工程机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液压油缸的控制设备、方法、系统以及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在建筑作业过程中,由于现代建筑大量采用混凝土浇筑,因而使得例如混凝土机械的工程机械得以广泛地应用。为改善混凝土泵送机械的吸入特性,提高泵送效率,混凝土机械厂商和研究人员一直都在研究泵送液压油缸运动速度的控制方法。
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共同调节发动机转速和主泵排量,该方案没有考虑混凝土本身性质的差异,即对不同标号、不同粘度、不同塌落度的混凝土采用相同的调节方案,使得泵送速度的调节并不随负载的差异而发生变化,会导致砼缸的满管率恶化,降低了混凝土泵送机械的吸料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压油缸的控制设备、方法、系统以及工程机械,用于根据负载来调整液压油缸的速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压油缸的控制设备,该设备包括: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油缸有杆腔压强和油缸无杆腔压强;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油缸有杆腔压强、油缸无杆腔压强、油缸有杆腔活塞有效作用面积、以及油缸无杆腔活塞有效作用面积计算负载,并根据负载、油缸速度、以及油泵的排量电流之间的对应关系输出相应的电流以控制液压油缸的运动。
相应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压油缸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油 缸有杆腔压强和油缸无杆腔压强;根据油缸有杆腔压强、油缸无杆腔压强、油缸有杆腔活塞有效作用面积、以及油缸无杆腔活塞有效作用面积计算负载,并根据负载、油缸速度、以及油泵的排量电流之间的对应关系输出相应的电流以控制液压油缸的运动。
相应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压油缸的控制系统,该设备包括所述的设备;该系统还包括:压强检测设备,用于检测油缸有杆腔中的压强以及油缸无杆腔中的压强。
相应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该工程机械包括所述的系统。
本发明可以使砼活塞的吸料速度或推料速度可根据混凝土负载自适应调节,能够提高混凝土缸的吸料效率或推料效率,并且能够实现无极调速,使得吸料效率或推料效率达到最佳状态。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液压油缸的控制设备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液压油缸的控制设备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吸料负载与最佳吸料速度的关系曲线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吸料速度与油泵的排量电流的关系曲线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液压油缸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液压油缸的控制系统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第一油缸 2 第二油缸
3 水箱 4 第一砼缸
5 第一砼活塞 6 第一摆动油缸
7 分配阀 8 料斗
9 第二摆动油缸 10 第二砼缸
11 第二砼活塞 12 油泵
100 接收装置 200 控制装置
300 压强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为了根据负载状况来改变油缸速度,从而提高吸料和/或推料过程中砼缸的满管率,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液压油缸的控制设备,该设备包括:接收装置100,用于接收油缸有杆腔压强和油缸无杆腔压强;控制装置200,用于根据油缸有杆腔压强、油缸无杆腔压强、油缸有杆腔活塞有效作用面积、以及油缸无杆腔活塞有效作用面积计算负载,并根据负载、油缸速度、以及油泵的排量电流之间的对应关系输出相应的电流以控制液压油缸的运动。本发明根据力的平衡原理计算负载,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搅拌设备的具体结构来计算出相应的负载,例如吸料负载、推料负载或泵送负载。对于混凝土机械而言,可以具有两个油缸,而这两个油缸的连接关系在不同情况下也不尽相同。例如在低压泵送的情况下,无杆腔连通而有杆腔不连通,在高压泵送的情况下,有杆腔连通而无杆腔不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60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性平均对准系统的半圆形对准特征
- 下一篇:空气流量放大器及其流量放大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