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道涡激振动整流罩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66224.4 | 申请日: | 2013-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4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明;张大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迪玛尔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04 | 分类号: | F16L5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9 山东省青岛市青岛高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振动 整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涡激振动整流罩,属于管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管道广泛应用于海洋石油及天然气的开发应用中,有时为避免海流引起的涡激振动,通常会外加整流罩。目前管道涡激振动整流罩大多采用后方开口,安装步骤繁琐而费时。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改进,发明一种改良的,有良好安装性的管道涡激振动整流罩。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管道涡激振动整流罩存在的安装步骤繁琐的缺点,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有良好安装性的管道涡激振动整流罩,所述管道涡激振动整流罩安装简单,无需其它安装工具和安装附件,可单人或水下机器人安装,有良好的安装性。
为实现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管道涡激振动整流罩,其包括一个V型整流罩和形状相同的两个半圆槽;其中V型整流罩由两个面相交而形成;每个半圆槽沿轴向的两边设置有加强径板;两个半圆槽一边的加强径板固定连接以形成一个圆筒形套筒,每个半圆槽与V型整流罩的一个面的未相交边连接,如此使部分套筒嵌入V型整流罩所形成的空腔内。
优选地,每个半圆槽的两顶端沿周向设置有半圆环形支撑环;每个半圆槽的外壁垒森严沿轴向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拉环。
优选地,V型整流罩的两个面的外部设置一个或多个拉环,V型整流罩的每个面长度套筒的高度相同,宽度是套筒外径的1到10倍。
优选地,V型整流罩的两个面均为平面或弯曲面。
优选地,V型整流罩的两个面的内部有一个或多个局部加厚部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管道涡激振动整流罩采用前置开口式布局,安装时只需拉开套筒,将管道涡激振动整流罩套在管道外部,松开套筒,即完成安装。管道涡激振动整流罩采用一体式设计,安装过程无需对接及锁定,也无散件。因而有良好的安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管道涡激振动整流罩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管道涡激振动整流罩的三维上侧示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管道涡激振动整流罩的三维前侧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管道涡激振动整流罩的正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管道涡激振动整流罩包括一个V型整流罩1和形状相同的两个半圆槽;其中V型整流罩由两个面相交而形成;每个半圆槽沿轴向的两边设置有加强径板2;两个半圆槽一边的加强径板固定连接以形成一个圆筒形套筒3,另一边的加强径板没有连接以形成关置开口4;每个半圆槽与V型整流罩的一个面的未相的交边连接,如此使部分套筒嵌入V型整流罩所形成的空腔内。
每个半圆槽的两顶端沿周向设置有半圆环形支撑环,当两个半圆槽固定在一起形成套筒时,在上端形成上支撑环5,在下端形成下支撑环6;每个半圆槽的外壁沿轴向设置有两个拉环7和8。
V型整流罩的两个面的外部均设置两个拉环9和10,V型整流罩的每个面长度套筒的高度相同,宽度是套筒外径的1到10倍。V型整流罩的两个面均为平面或弯曲面。V型整流罩的两个面的内部有一个或多个局部加厚部分。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管道涡激振动整流罩的三维上侧示图。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管道涡激振动整流罩的三维前侧示图。如图3所示,一个半圆槽的外壁垒森严沿轴向设置有两个拉环7和8。另一个半圆槽的外壁垒森严沿轴向设置有两个拉环11和12。
本发明所提供的管道涡激振动整流罩采用前置开口式布局,安装时只需拉开套筒,将管道涡激振动整流罩套在管道外部,松开套筒,即完成安装。管道涡激振动整流罩采用一体式设计,安装过程无需对接及锁定,也无散件。因而有良好的安装性。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知道,说明书仅是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批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者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迪玛尔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迪玛尔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62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