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疏水除雾汽车玻璃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68387.6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2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赵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固泰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1/02 | 分类号: | B60S1/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6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疏水 汽车玻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疏水除雾汽车玻璃。尤其是涉及一种透明导电薄膜和超疏水薄膜。
背景技术:
超疏水材料是水在材料表面的接触角大于150°的材料,纳米氧化锌薄膜具有良好的超疏水性能,水滴不容易附着在薄膜的表面。通过掺杂适当的铝元素,可以适当提高氧化锌材料的透过率。
透明导电薄膜是一种既能导电又在可见光范围内具有高透明率的一种薄膜。当薄膜表面有水蒸气附着或者结霜时,可以通过对透明导电薄膜加热,然后水汽或者霜露受热变成水蒸气,使玻璃光线透过率增加,提高行车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疏水除雾汽车玻璃。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超疏水除雾汽车玻璃,其组成包括:玻璃,所述的玻璃前表面安装有透明导电薄膜,所述的透明导电薄膜前表面安装有超疏水薄膜,所述的透明导电薄膜两端连接有车载电源。
所述的超疏水除雾汽车玻璃,所述的玻璃为普通浮法玻璃,所述的普通浮法玻璃厚度在0.5mm-3.0mm之间。
所述的超疏水除雾汽车玻璃,所述的透明导电薄膜为掺铝氧化锌薄膜,所述的掺铝氧化锌薄膜的厚度为100nm-1000nm之间。
所述的超疏水除雾汽车玻璃,所述的超疏水薄膜为氧化锌薄膜,所述的氧化锌薄膜的厚度为100nm-1000nm。
所述的超疏水除雾汽车玻璃,所述的车载电源对透明导电薄膜的通电加热。
有益效果:
1. 氧化锌薄膜具有良好的超疏水性能,水滴不容易附着在薄膜的表面,有效的阻止水汽在玻璃表面的凝结,通过掺杂铝元素,可以提高氧化锌材料的透过率。
2. 透明导电薄膜既能导电又在可见光的范围内具有很高透明率的一种薄膜,通过对透明导电薄膜加热,水汽或霜露受热变成水蒸汽,是玻璃光线的透过率增加,提高行车安全。
3. 本发明可以有效地阻止水汽在玻璃表面的凝结,当少量的水汽凝结成露或者凝结成霜时,也能通过通电加热的方式,使之变成水汽挥发。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超疏水除雾玻璃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玻璃,2为透明导电薄膜,3为超疏水薄膜,4为车载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超疏水除雾汽车玻璃,其组成包括:玻璃1,所述的玻璃前表面安装有透明导电薄膜2,所述的透明导电薄膜前表面安装有超疏水薄膜3,所述的透明导电薄膜两端连接有车载电源4。
实施例2: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超疏水除雾汽车玻璃,所述的玻璃为普通浮法玻璃,所述的普通浮法玻璃厚度在0.5mm-3.0mm之间。
实施例3: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超疏水除雾汽车玻璃,所述的透明导电薄膜为掺铝氧化锌薄膜,所述的掺铝氧化锌薄膜的厚度为100nm-1000nm之间,所述的掺铝氧化锌薄膜采用电子束蒸发法或者磁控溅射法或者溶胶凝胶法制备。
实施例4: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超疏水除雾汽车玻璃,所述的超疏水薄膜为氧化锌薄膜,所述的氧化锌薄膜的厚度为100nm-1000nm,所述的氧化锌薄膜采用电子束蒸发法或磁控溅射法或溶胶凝胶法制备。
实施例5: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超疏水除雾汽车玻璃,所述的车载电源对透明导电薄膜的通电加热。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专利,并不限定于本发明专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固泰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固泰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83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向式水平连接块
- 下一篇:适用于短壁采煤机调高系统的双向控制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