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真蛸半隔离海水养殖网箱及其养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68961.8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8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吴常文;周雷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6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蛸半 隔离 海水 养殖 网箱 及其 方法 | ||
1.一种真蛸半隔离海水养殖网箱,包括箱体、框架、浮子和固泊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箱体外部设有四层网衣(3),四层网衣(3)由内向外依次为捕捞期网衣、成长期网衣、底栖期网衣和浮游期网衣,且网目大小依次减少,四层网衣(3)上设有4~6个沉子(7),且上口端设有能够收紧的口袋状的网口(9),箱体由箱罩(2)、附着床(6)和人工蛸巢(5)构成,箱罩(2)为多边形柱体结构,附着床(6)的形状与箱罩(2)的横截面形状配合设置,箱罩(2)和附着床(6)由支撑柱(10)固定连接,所述附着床(6)上表面设有人造蛸巢(5),所述人造蛸巢(5)在垂直方向呈蜂窝状排列,人工蛸巢(5)为正六边体且为半封闭结构,所述附着床(6)边缘固定连接有光滑的隔离板(4),所述网衣(3)与附着床(6)下表面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箱罩上端设有箱盖(1),所述箱盖(1)上设有投饵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蛸半隔离海水养殖网箱,其特征是浮游期网衣的网目大小为3mm×1mm,底栖期网衣的网目大小为15mm×15mm、成长期网衣的网格规格为9mm×95mm,捕捞期网衣的网格规格为30mm×3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蛸半隔离海水养殖网箱,其特征是所述投饵管(8)直径为0.2m~0.3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蛸半隔离海水养殖网箱,其特征是隔离板(4)与附着床(6)之间的连接角度为90°~180°,两者连接处光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蛸半隔离海水养殖网箱,其特征是所述的人工蛸巢(5)半径为0.1m~0.2m,长为0.4m~0.8m。
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真蛸半隔离海水养殖网箱,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柱(10)两端分别与附着床(6)和箱罩(2)的顶角处连接,高度为0.1m~0.15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蛸半隔离海水养殖网箱,其特征是所述的附着床(6)上铺设有鹅卵石和砂石。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真蛸半隔离海水养殖网箱进行的真蛸半隔离海水养殖方法,其特征是
A、养殖区域选择:根据真蛸的生物活性的特点,选择年平均盐度不低于27‰和年平均温度为16~21℃的大陆架浅海缓水域作为养殖区;
B、设置养殖网箱:选择水深50~80m位置放置养殖网箱;
C、真蛸苗种的捕获:利用笼网捕捞野生稚蛸;
D、养成管理
在每个养殖网箱里投放的稚蛸数量与人造蛸巢的数量之比最高为1:7;
整个养殖期为16~20周,早晚测量与网箱等深度的海水温度和海水盐度,根据不同月份的海水温度的变化调整网箱在海水中的深度,保证网箱所在深度的海水温度控制在16~21℃,下限不超过15℃,上限不超过23℃,所在深度的海水盐度不得低于27‰;
E、投放饵料
总共分三个投饵阶段:第一阶段投放的饵料为卤虫幼体,投饵时间在:第1~5周;第二阶段投放的饵料为卤虫幼体和幼体活蟹,投饵时间在:第6~10周;第三阶段投放的饵料为活蟹幼体,投饵时间在:11~15周;第四阶段投放饵料为活蟹,投饵时间在:16~20周;
F、起捞收获
在16~20周的网箱养殖期间,随机捕捞网箱内的真蛸,抽取的真蛸的体重超过2.5kg的概率大于90%;达到起捞要求时,将网衣吊起,将养殖网箱脱离海面,打开网衣和箱盖,人入网箱内收获成品真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真蛸半隔离海水养殖方法,其特征是每过一个投饵阶段,将前一个投饵期的网箱最外端的网衣上端的收紧部位松开,所述网箱最外端的网衣与在沉子的作用下垂挂在网箱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真蛸半隔离海水养殖方法,其特征是捕捞稚蛸时间为3、4月份或9、10月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896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缓凝剂
- 下一篇:一种电能质量监测终端对时与时钟精度测试系统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