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除尘风机的除雾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69017.4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5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玥;马爽爽;郭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峰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E21F5/00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宋永丽 |
地址: | 250033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尘 风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尘风机,是一种除尘风机的除雾装置。
背景技术
除尘风机用于各种矿业开采的作业巷道内,以降低操作人员工作环境的粉尘含量。在除尘风机内一般需要设置多级除尘室,现在被广泛使用的负压除尘风机主要是湿法除尘,它采用大量的喷水形成雾以收纳粉尘,这种湿法除尘的优点虽然较多,但仍存在不足:经过除尘后的空气由除尘风机出口排出后,空气中含水量较高,久之,则影响操作人员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除尘风机的除雾装置,它可以安装在各种结构的除尘风机的出口端使用,使水雾形成水珠落入积水盒内,以降低空气中的含水量;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在除尘风机的入口端安装除尘装置,使除尘水雾形成水幕,在提高除尘效果的前提下,降低进入除尘风机内的空气含水量。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除尘风机的除雾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安装网状筒,网状筒两端为敝口,网状筒的壁面均匀开设通孔。网状筒一端为敝口,该敝口端位于壳体的出风口处,网状筒的另一端为网状面,该网状面与网状筒外周壁面相连接,形成一端为敝口状、另一端为封闭状的网状筒,网状筒的壁面均匀开设通孔,网状筒敝口端外壁与壳体内壁或消音器内壁紧密配合。壳体内壁设置消音器,消音器有一个内壁,消音器内壁上开设通孔,消音器内壁长度方向的两端向上弯折与壳体内壁连接,消音器内壁与壳体内壁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填充吸音材料。网状筒为锥形,锥形网状筒的大直径端位于壳体的出风口处,壳体的出风口外端处安装挡水环,挡水环的进气端与锥形网状筒的大端直径相连,壳体的底部安装积水盒,积水盒与壳体相通,积水盒与排污管连通,锥形网状筒上开设的通孔的直径为2-8 mm。壳体的粉尘入口端安装喷雾装置,其结构为:壳体外部安装前积水盒,壳体与前积水盒连通,前积水盒与排污管相连接,壳体入口端安装第一水管,第一水管上安装数个第一喷水嘴,壳体内安装第一网罩,第一网罩将第一喷水嘴喷出的水雾罩在其内,第一网罩上开设数个网孔,第一网罩一端面为敝口,敝口端与进风口连接并相通,第一网罩的另一端面与第一网罩的其它周壁相连接形成空腔。第一水管上连通第一分支水管,第一分支水管上安装数个第二喷水嘴,第二喷水嘴的喷水方向与第一喷水嘴的喷水方向垂直。在壳体内、第一网罩的右端安装第一离心叶轮,第一网罩上开设通孔,第一网罩上的通孔为1-3毫米。第一离心叶轮的右端安装第二水管,第二水管上安装第三喷水嘴,壳体内安装第二网罩,第二网罩的一端面为敝口端,该敝口端面与第一离心叶轮的右端面相对,第二网罩的另一端面与第一网罩的其它周壁相连接形成空腔,第二网罩的右端安装第二离心叶轮,第二网罩上开设通孔,第二网罩上的通孔为0.2-0.6毫米。第二离心叶轮的右端安装第三水管,第三水管上安装第六喷水嘴,壳体内安装第三网罩,第三网罩的一端面为敞口端,该敝口端面与第二离心叶轮的右端相对,第三网罩的另一端面与第一网罩的其它周壁相连接形成空腔,第三网罩的右端安装第三离心叶轮,第三网罩上开设通孔,第三网罩上的通孔为0.08-0.15毫米。第二水管连通第二分支水管,第二分支水管上安装数个第四喷水嘴,第四喷水嘴的喷水方向与第三喷水嘴的喷水方向垂直。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除尘风机的出口端安装除雾装置,能使除尘风机输出的水雾凝成水珠,并能顺利收集水珠,大幅提高了空气的干燥度。本发明的除雾装置可以安装在各种结构的筒式除尘风机的出口端使用,达到更好的收集水雾,提高空气干燥度的目的。本发明还可以在除尘风机的粉尘入口端安装喷雾装置,喷雾装置形成的水幕可在提高除尘效果的同时,使进入除尘风机的水量减少,进一步降低除尘风机出口端的空气含水量。喷雾装置也能够安装在各种结构的除尘风机上的入口部位使用。能使经过除尘风机净化后的气体达到清洁状态,气体中的粉尘含量极低,并可降低除尘风机的能量消耗。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发明除雾装置及喷雾装置均安装在除尘风机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壳体 2网状筒 3箱体 4积水盒 5进风口 6第一水管 7第一网罩 8第一离心叶轮 10第二网罩 11第二离心叶轮 12第三网罩 13第三离心叶轮 15前积水盒18排污管 20第一喷水嘴 21第一分支水管 22第二喷水嘴 23第二水管 24第二分支水管 25第三喷水嘴 26第四喷水嘴 27第三水管 28第六喷水嘴 29第三分支水管 30第五喷水嘴 32一级叶轮 33二级叶轮 34集水环 35挡水环36消音器 37通孔 38消音器通孔 39消音器内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峰,未经郭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90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NFC的问卷调查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