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束花石斛仿生态栽培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569214.6 申请日: 2013-11-13
公开(公告)号: CN103650842A 公开(公告)日: 2014-03-26
发明(设计)人: 罗永城;林国友;黄南概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弘耀祥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A01G9/10
代理公司: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代理人: 邓晓安
地址: 530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石斛 生态 栽培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材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束花石斛仿生态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石斛,兰科植物之一,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南、华南、台湾等地,对人体具有曲解虚热、益精强阴等疗效,药用价值已被世人所认可,并被广泛使用。石斛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记载:“味甘、平,无毒;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赢瘦,强阴;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长肌肉,逐皮肤邪热,定志除惊等”。《本草纲目拾遗》(清·赵学敏):“清胃除虚热,生津,已劳损,以之代茶,开胃健脾,定惊疗风,能镇炎痰,解暑,甘芳降气等”。

石斛属为兰科比较大的属之一,全球约有1000余种,我国有石斛属植物共74种2变种,其中有药用价值且能进行商品流通的有50余种,如束花石斛、铁皮石斛、金钗石斛等。束花石斛(Dendrobium chrysanthum Wall.exLindl)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入药的石斛中药材之一,味淡、性微寒,有滋阴养胃、清热解毒的功效,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慢性咽喉炎、眼科疾病、血栓闭塞性疾病,效果十分明显,现是脉络宁、通塞脉片、石斛液光丸等著名中成药的主要原料之一,为我国常用的传统中药植物,国内外需求量大。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贵州等省。

束花石斛自然繁殖能力低,生长缓慢,且对生长环境条件要求苛刻,主要生于海拔700-2500米的山地密林中树干上或山谷阴湿的岩石上。而由于石斛药用价值高的驱动力下,人们长期过度采挖,致使野生资源濒临绝种,而该植物的生长周期较长,产量远远不能满足药用制品和保健品生产需求,供需矛盾较突出。为了缓解这一尖锐的供需矛盾,我国技术人员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石斛的组织培养育苗和人工栽培做了大量研究,并于80年代,实现铁皮石斛组培苗的工厂化生产,成功将技术研究推向实际应用。但由于石斛生长环境特殊,给人工栽培带来一定的困难,普遍存在石斛移栽成活率低、产品品质不理想及种植成本高等问题。

目前,在石斛栽培方法方面,主要是大棚地栽或床栽,即将石斛种植在地面架设的大棚里,并控制大鹏内的温度、湿度等栽培条件,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986510A)公开的一种铁皮石斛节约化高产大棚栽培技术,这种栽培方法虽然易于管理,但却容易造成根系通透性差异导致烂根,而栽培出的石斛产品品质较野生品质差,药用价值低,且基础设施昂贵,成本高。部分石斛生产企业采用立体套种方法,依靠其天然的适宜环境进行栽培,这种方法容易受当地环境影响,且施肥施药困难,管理成本高,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422803A)公开的一种铁皮石斛森林立体原生态栽培方法,和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356748A)公开的一种铁皮石斛仿野生挂树种植的方法。对于束花石斛的仿生在栽培技术鲜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生产成本、成活率高及产品品质好的束花石斛仿生态栽培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束花石斛仿生态栽培方法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步,以重量份数计,按以下物料准备:泥碳土20-30份、腐植土20-30份、黄壤土5-10份、木屑粉碎物5-15份、碎石5-15份、珍珠岩3-10份、鸡粪5-10份,将物料混合发酵15-20天,制得栽培基质。 

第二步,取炼苗(将组培苗移至普通室内,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开瓶盖存放25-50天)后,经清洗、消毒的组培苗作为栽培苗。

第三步,选择自然遮荫度为70-80%、光照为漫射光和/或散射光且光照强度为3000-5000lux的树林环境下作为束花石斛栽培场所。

第四步,将单株或小丛栽培苗穴植于已铺好的栽培基质上,之后在栽培苗根部浇定根水;在栽培过程中,通过水喷雾控制栽培场所的空气湿度为80-90%,温度为20-32℃。

以上方法中,该木屑粉碎物是通过以下方法预处理后获得的:将堆置在一起且含水量达80%以上的木屑颗粒用塑料膜密闭后,在气温达30℃以上的太阳光下暴晒10-15天;所述木屑颗粒的直径为1-2cm。

碎石可直接从周边环境中获取,优选蛭石要求粒径为1.5-3cm。蛭石是一种天然、无毒的矿物质,在高温作用下会膨胀的矿物。它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矿物,属于硅酸盐。其晶体结构为单斜晶系,从外形上它看上去像云母。蛭石是一定的花岗岩水合时产生的。它一般与石棉同时产生。由于蛭石有离子交换的能力,它对土壤的营养有极大的作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弘耀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弘耀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92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