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杨梅果奶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70428.5 | 申请日: | 2013-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8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陶峰;徐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峰 |
主分类号: | A23C9/156 | 分类号: | A23C9/1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3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杨梅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果奶加工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杨梅果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杨梅有生津止渴、健脾开胃之功效,多食不仅无伤脾胃,且有解毒祛寒之功效。《本草纲目》记载,“杨梅可止渴、和五脏、能涤肠胃、除烦愦恶气。”杨梅果实、核、根、皮均可入药,性平、无毒。果核可治脚气,根可止血理气;树皮泡酒可治跌打损伤,红肿疼痛等。用白酒浸泡的杨梅,盛夏时节,食之会顿觉气舒神爽,消暑解腻。腹泻时,取杨梅熬浓汤喝下即可止泄,具有收敛作用。杨梅具有消食、除湿、解暑、生津止咳、助消化、御寒、止泻、利尿、防治霍乱等医药功能等多种功能,有“果中玛瑙”之誉。
据测定:优质杨梅果肉的含糖量为12%~13%,含酸量为0.5%~1.1%,富含纤维素、矿质元素、维生素和一定量的蛋白质、脂肪、果胶及8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其果实中钙、磷、铁含量要高出其他水果10多倍。
杨梅因不耐贮藏,通常用于鲜食,其营养丰富,用于加工杨梅果奶可实现对杨梅果的综合利用,提高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杨梅果奶及其制作方法,实现杨梅果原料的深加工综合利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杨梅果奶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是:采用杨梅果选择、浸提、澄清、浓缩、混合调配、均质、灌装、杀菌、保温、检漏、贴标、成品的加工工艺;其主要原辅料为杨梅50-60%、奶粉10-15%、白砂糖8%~10%、35-42%的果葡糖浆10-15%,稳定剂0.10%-0.15%、蔗糖酯0.10-0.12%、磷酸钠0.05-0.1%、山梨酸钠0.01%~0.02%、奶油香精0.005-0.01%;
其操作步骤为:
①浸提 将挑选干净的杨梅鲜果置于浸提器中,加入果重量3倍的水,在95℃、0.06兆帕条件下真空浸提6-7小时,分离浸提液,如此反复提取3-4次浸提液,通过80-90目过滤;
②澄清 向滤液中加入占滤液重量0.6%~0.7%的蛋清,充分搅拌后,在室温静置15~20小时,然后加热至沸,冷却后用硅胶过滤机过滤;
③浓缩 将滤液置于真空浓缩罐中,在0.08兆帕条件下浓缩到50-55%,贮存备用;
④混合调配 将杨梅浓缩汁、酸和香精用水充分稀释,使酸含量1.5%以下,边搅拌边将其加入到奶粉、白砂糖混合液中;
⑤加稳定剂溶解 将稳定剂、山梨酸钠、白砂糖、果葡糖浆混合均匀,加入80℃以上的热水,并边加热边搅拌,使之充分溶解;
⑥均质 在料液温度低于30-40℃时加入其他辅料,混合均匀,通过100目过滤,再将混合液加热至65℃以上,在28兆帕条件下均质2-3次;
⑦灌装和杀菌 将杨梅果奶定量灌入洗净沥干的玻璃瓶中,立即压盖密封,装瓶后必须在15分钟内进行杀菌,227毫升玻璃瓶在80-85℃条件下杀菌8-10分钟,冷却后即为成品。
有益效果:本发明制得的杨梅果奶营养全面,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青睐。产品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和矿物质,能促进皮肤细胞新陈代谢。操作简单,易于实施,可实现对杨梅果的综合利用,提高产品附加值。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杨梅果奶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是:采用杨梅果选择、浸提、澄清、浓缩、混合调配、均质、灌装、杀菌、保温、检漏、贴标、成品的加工工艺;其主要原辅料为杨梅65%、奶粉12%、白砂糖10%~12%、CMC稳定剂0.15%、藻酸丙二醇脂0.035%、蔗糖酯0.13%、三聚磷酸钠0.1%、山梨酸钾0.04%、奶油香精0.01%;
其操作步骤为:
①浸提 将挑选干净的杨梅鲜果置于浸提器中,加入果重量3倍的水,在95℃、0.09兆帕条件下真空浸提10小时,分离浸提液,如此反复提取3次浸提液,通过100-120目过滤;
②澄清 向滤液中加入占滤液重量0.6 %的蛋清,充分搅拌后,在室温静置18小时,然后加热至沸,冷却后用硅藻土过滤机过滤;
③浓缩 将滤液置于真空浓缩罐中,在0.09兆帕条件下浓缩到50%,贮存备用;
④混合调配 将杨梅浓缩汁、酸和香精用水充分稀释,使酸含量低于1.5%,边搅拌边将其加入到奶粉、白砂糖混合液中;
⑤加稳定剂溶解 将稳定剂、山梨酸钾、白砂糖混合均匀,加入85℃以上的热水,并边加热边搅拌,使之充分溶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峰,未经陶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04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高温氟硅橡胶垫片
- 下一篇:非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