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炼油厂硫磺装置集硫坑内挥发性尾气回收工艺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70919.X | 申请日: | 2013-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5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孙立宇;潘永涟;刘兴;朱瑞贺;李翠屏;牛世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智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52;B01D53/96;F23G7/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地址: | 210023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炼油厂 硫磺 装置 集硫坑内 挥发性 尾气 回收 工艺 | ||
1.一种炼油厂硫磺装置集硫坑内挥发性尾气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㈠来自集硫坑的挥发性尾气和单质硫经水套冷凝,硫单质返回至硫坑,挥发性尾气从超重力反应器上部进入,气体被吸入超重力反应器,通过高速离心液体及定子整流机构的分割,将气体剪切破碎成微气泡并均匀分散在脱硫溶液中,使气液两相间发生快速传质、吸收和氧化反应,脱硫溶液吸收气相的硫化氢为液相,生成二价硫离子,催化剂将二价硫离子氧化为单质硫;净化后的气体从超重力反应器上部排出,通往焚烧炉,进一步去除残留的硫及硫组分;
㈡从超重力反应器排出的夹带硫和部分硫化氢的脱硫溶液,经过泵升高压力后,沿着管道进入喷射再生器,脱硫液高速通过喷射再生器的喷嘴形成射流,射流产生局部负压吸引空气,气液两相流体被高速分散处于高速湍流状态,气液接触面积增加,脱硫液被快速再生氧化,完成脱硫液由富液向贫液的转化,通过冷凝降温返回至超重力反应器;
㈢夹带硫单质的含硫液及形成的硫颗粒在喷射再生器的再生槽内形成硫泡沫,自再生槽上部浮选溢流出来,利用离心泵将硫泡沫输送至熔硫釜内,在熔硫釜夹套内通蒸汽进行加热,当加热至60-90℃时,泡沫破裂,微小颗粒的单质硫迅速聚集增大,与脱硫液分离,分离出的清液由清液管排出并回收,分离出来的硫颗粒下沉至熔硫釜的下部,下沉的颗粒不断积累,同时不断地进行加热,当加热至120-140℃时,成为易于流动的熔融状态的硫,由熔硫釜底部放硫阀放出,经冷却后成为块状固体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炼油厂硫磺装置集硫坑内挥发性尾气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溶液成分包括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所述碳酸氢钠与碳酸钠浓度比值为2-8,所述脱硫溶液pH值为7.0-10.0,所述碳酸钠浓度为4-10g/L,所述碳酸氢钠的浓度为10-50g/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炼油厂硫磺装置集硫坑内挥发性尾气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浓度为10-40ppm,催化温度为15-55℃,催化剂采用钠系高效脱硫催化剂。
4.用于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炼油厂硫磺装置集硫坑内挥发性尾气回收工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超重力反应器(2)、喷射再生器(3)和熔硫釜(4);所述超重力反应器上部的进气口通过设有冷凝水套管的进气管(5)连接集硫坑(1)的挥发性尾气和单质硫排出口,所述超重力反应器(2)底部的出液口通过设有富液泵(6)的富液出液管(7)连接至喷射再生器(3)上部的富液进液口,所述超重力反应器(2) 上部的净化气体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焚烧炉;所述喷射再生器(3)的贫液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至脱硫贫液槽(8),所述脱硫贫液槽(8)通过设有贫液泵(9)及冷凝器(12)的管道连接至所述超重力反应器(2)内,所述喷射再生器(3)的硫泡沫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至含硫液槽(10),所述含硫液槽(10)通过设有硫泵(11)的管道连接至所述熔硫釜(4)内,所述喷射再生器(3)上部的气体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超重力反应器(2)内;所述熔硫釜(4)上接有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所述熔硫釜(4)底部设有放硫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智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智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091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