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致伸缩型双腔膜式微泵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70994.6 | 申请日: | 2013-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9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姜银方;郭华杰;姜文帆;严琴;张伟;严有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B43/04 | 分类号: | F04B4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苏省镇江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伸缩 型双腔膜 式微 | ||
1.一种磁致伸缩型双腔膜式微泵,其特征在于,由磁致伸缩驱动器、位移放大机构(12)和泵体部分组成;磁致伸缩驱动器包括螺钉(1)、端盖(2)、筒状外壳(3)、上永磁铁(4)、线圈架(5)、线圈(6)、套筒(7)、左磁致伸缩棒(8a)、中磁致伸缩棒(8b)、右磁致伸缩棒(8c)、下永磁铁(9)和插孔(20);所述筒状壳体(3)为圆筒状,沿筒状壳体(3)的内壁由下到上依次布置圆筒状的下永磁铁(9)、带有线圈(6)的线圈架(5)、上永磁铁(4);所述圆筒状的线圈架(5)的内壁设有套筒(7),所述套筒(7)沿筒状外壳(3)的轴向平行设有三个圆柱状非通腔体,三个圆柱状非通腔体由左到右分别是上端开口下端封闭、下端开口上端封闭、上端开口下端封闭;三个圆柱状非通腔体内布置有磁致伸缩棒组(8),由左到右分别是左磁致伸缩棒(8a)、中磁致伸缩棒(8b)、右磁致伸缩棒(8c),所述左磁致伸缩棒(8a) 和 右磁致伸缩棒(8c)为上级棒,所述中磁致伸缩棒(8b)为下级棒;端盖(2)和筒状外壳(3)通过螺钉(1)连接,连接后左磁致伸缩棒(8a)和右磁致伸缩棒(8c)上表面与端盖(2)贴合压紧产生预紧力;
泵体部分包括连接体(11)、弹性膜片(13)、密封垫(14)、螺钉(15)、左进口阀(16a)、左出口阀(17a)、右进口阀(16b)、右出口阀(17b)、泵壳(18)和弹簧(19);所述泵壳(18包)括左右两个容积呈固定比例的腔体,所述两个腔体中心部分凸起处放置两个弹簧(19);所述弹性膜片(13)为非导磁材料,在弹性膜片(13)上放置密封垫(14),用螺钉(15)连接中间夹有弹性膜片(13)和密封垫(14)的连接体(11)与泵壳(18);连接体(11)和泵壳(18)连接后,使弹簧(19)和弹性膜片(13)的上表面接触;左右两个腔体的底部分别设有左进口阀(16a)和左出口阀(17a)、右进口阀(16b)和右出口阀(17b),所述的左进口阀(16a)连接左出口阀(17a),右进口阀(16b)连接右出口阀(17b);
所述位移放大机构(12)由中间椭圆和两侧两个半椭圆状构成,中间椭圆长径与短径之比为2:1,左右两侧半椭圆长径与短径之比为2:1,泵壳(18)中间底部的内壁上设有突起,椭圆部分下端与突起的上表面紧贴;半椭圆部分中间为带有表面光滑的圆形柱头并与弹性膜片(13)紧贴,光滑的球形柱头正对弹性膜片下部的弹簧(19),弹簧(19)固定在端盖凸起位置;位移放大机构(12)左、右两端分别卡紧在连接体(11)的内凹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致伸缩型双腔膜式微泵,其特征在于,位移放大机构(12)受压力变形时,中间椭圆向两侧扩张挤压另一侧卡紧在连接体(11)凹槽中的半椭圆,两侧受压的两个半椭圆中间光滑的圆形柱头向下压迫弹性膜片(13)且紧贴弹性膜片(13)沿着半椭圆大径方向微量的移动,受力变形的弹性膜片使得密闭腔体容积改变排出微量的液体;通过调整左、右半椭圆部分的大小、厚度使左、右半椭圆部分最大变形量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致伸缩型双腔膜式微泵,其特征在于:泵壳两腔体大小相同时,所述位移放大机构(12)为对称结构,两个半椭圆部分变形引起柱头部分位移量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致伸缩型双腔膜式微泵,其特征在于:泵壳两腔体大小不同时,位移放大机构(12)为非对称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致伸缩型双腔膜式微泵,其特征在于:位移放大机构(12)为超硬铝合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致伸缩型双腔膜式微泵,其特征在于:左磁致伸缩棒(8a)、中磁致伸缩棒(8b)和右磁致伸缩棒(8c)尺寸为Φ5×20 mm,采用Tb-Dy-Fe合金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致伸缩型双腔膜式微泵,其特征在于:套筒(7)采用聚乙烯材料,减小线圈(6)发热对磁致伸缩棒(8)性能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099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可抛弃型部件的再使用保护
- 下一篇:一种快速连接与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