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翁莲雾苗的栽培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571107.7 申请日: 2013-11-15
公开(公告)号: CN103548583A 公开(公告)日: 2014-02-05
发明(设计)人: 陈德川;陈明甫;黄丽霞 申请(专利权)人: 陈德川;陈明甫;黄丽霞
主分类号: A01G1/06 分类号: A01G1/06
代理公司: 海口翔翔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6001 代理人: 莫臻
地址: 570000 海南*** 国省代码: 海南;6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莲雾 栽培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植物栽培领域,涉及一种幼苗的栽培方法,具体是一种水翁莲雾苗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水翁为桃金娘科植物,属常绿乔木,耐湿性强,喜生于水边,一般土壤可生长,有一定的抗污染能力;水翁具有很高的医疗价值,它的皮、叶、花都是药材,具有祛风、解表、消食等作用,可用于清热解毒、消食化滞,对风热感冒等具有较佳疗效。

莲雾系桃金娘科蒲桃属的热带多年生常绿乔木,喜高温、多湿的气候,其果实是一种主要生长于热带的水果,富含维生素B、C及蛋白质、膳食纤维、脂肪、糖类、矿物质等,营养丰富,性味甘平,功能润肺、止咳、除痰、凉血、收敛,主治肺燥咳嗽、呃逆不止、痔疮出血、胃腹胀满、肠炎痢疾、糖尿病等症。由于含有许多水分,在食疗上有解热、利尿、宁心安神的作用。莲雾口感脆嫩、香甜,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随着人们生活水品的提高,莲雾的需求量逐年增长。

我国种植的莲雾品种主要从台湾引进,虽经多年的发展,但种植规模扩展不快,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种苗不能满足需求。莲雾种苗的栽培方式主要是利用圈枝、扦插繁育,或采用嫁接繁育。圈枝、扦插繁育的种苗无主根、抗性弱,适应性差,且浪费大量材料,成本较高;嫁接繁育是目前莲雾种苗主要的繁育方式,其种苗主、须根发达,适应性强,种植后速生快长,早结丰产,因此嫁接繁育种苗技术对促进莲雾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今莲雾嫁接繁育种苗技术主要是在莲雾品种之间进行,所用砧木、接穗都来自莲雾品种,没有改变性能,种植必须按照传统种植模式,在较为潮湿的坡地种植,干旱时需多浇水,雨天浸水时又要排水,种植地块要求大、选择范围小,且管理繁琐,成本高,不能更好地促进产业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翁莲雾苗的栽培方法,采用水翁作砧木进行嫁接,能将水翁与莲雾的特性结合在一起,所得种苗具有抗旱、抗涝、根系发达、生长快等特点,有利于促进莲雾产业的发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翁莲雾苗的栽培方法,是以茎围在0.3cm以上的水翁苗作为砧木,去除水翁苗主干30cm以下的分枝;在结过果实的优质丰产品种的莲雾母树上剪取生长健壮的枝条作为接穗,在水翁苗高20~30cm处进行嫁接,嫁接后及时摘除水翁萌发的芽,待嫁接处接穗出芽并生长至高0.5cm以上,然后挖苗装袋培育,培育至莲雾苗高20~40cm、第二蓬叶片充分老化后即可进行大田移栽。

所述水翁苗是采收成熟的水翁种子经去皮、清洗晾干后再浸种、催芽至种子露白,然后将露白的种子均匀撒在沙质土壤的苗床上进行育苗,待种子出芽后进行常规管理直至幼苗长至高30cm以上、茎围0.3cm以上即可进行嫁接。

所述水翁种子的催芽是将经过浸种的种子置入塑料袋中,期间淋水保湿至种子露白。

所述嫁接方式是切接法或芽接法。

本发明工艺简单,采用水翁作砧木进行嫁接,有效地将水翁与莲雾的特性结合在一起,所得种苗具有抗旱、抗涝、根系发达等特点,既能在坡地种植,也能在水浸沼泽地种植,扩展了莲雾种植地,生长快,结果早,坐果率高,有利于促进莲雾产业的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

实施例一

1、采收成熟的水翁种子,去皮、清洗晾干,然后将种子浸泡在水里6小时,然后捞起置入塑料袋中进行催芽,期间每天淋水保湿至种子露白。

2、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排水方便的沙质土壤地作育苗床,育苗床长10米、宽1.2米,施有机肥,与畦面细土拌匀、耙平;然后将露白的种子撒在床面上并覆盖薄土。注意育苗床的遮阴和保温,可在床面上覆盖禾草或杂草,或在育苗床上设置遮阳网。

3、给育苗床淋足水,以后每天淋水一次,7-10天种子发芽;撤除遮阴和保温设施,进行水肥管理,水翁苗如有虫害应及时喷洒农药。60天后待小苗生长到20cm高即分床培育:苗床宽1.2米,行间距25cm。

4、苗床水肥管理时应经常松土除草,每株水翁苗只留主干,剪除30cm以下的分枝,待水翁苗茎围达到0.3cm、高30cm以上即可进行嫁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德川;陈明甫;黄丽霞,未经陈德川;陈明甫;黄丽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11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