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增强型矩形网格的正逆断层等值线自动生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71741.0 | 申请日: | 2013-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35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于海生;文佳敏;白雪莲;楚万长;陈茂山;王立松;孙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刘天语;武尚修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增强 矩形 网格 断层 等值线 自动 生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石油物探地震地质构造解释成图配套技术,目的在于解决目前构造解释成图中存在正逆掩断层尤其是多次逆掩断层时无法自动高效生成构造等值线图以及三维构造建模的问题。
背景技术
在石油物探地震地质构造解释中,复杂构造下的正逆断层,尤其是多次逆掩断裂的网格化等值线自动成图历来是地学成图领域的一大难点。目前主流的地震解释构造成图系统大多数只能解决正断层成图问题,解释人员对于逆断层成图问题主要采用手工分片再组合的技术,费工费时,只能针对贯穿工区的逆断层进行处理。对大量的非通透逆断层或者多次逆掩的复杂构造情况仍然无法解决。尤其是无法适应逆掩断裂带和山前带复杂构造下的逆断层构造成图。
含正逆断层的网格化成图当只存在正断层时比较简单,但存在逆断层时,由于断裂区域在平面上同一位置存在多个高程值,如图1所示,导致地震解释中的层位表示、成图中层面表示和等值线追踪变得非常复杂。
目前对于存在逆断层时的层位解释主要支持分片解释和分段解释两种。对于正逆断层的成图方式在数据结构上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基于矩形网格的表示;一种是基于三角网格的表示,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
楚万长在中国专利200510066109号中批露了一种绘制含正断层地质体构造等值线图的矩形网网格化方法,很好的解决了正断层存在下的网格化和等值线绘制。这一方法在网格化插值时采取了通常采用的八象限局部数据搜索插值方式,对于分布均匀数据效率和效果较好,但对于分布极不均匀的数据,比如二维测线数据,数据搜索的效率低而且外推效果较差,此外这一方法无法处理逆断层情况。
巫俊等在中国专利201010582907号中批露了一种基于空间网格化算法的含逆断层等值线绘图方法,这一方法采用空间断面来区分逆断层多边形内部的上下盘多值数据,并采用分片三角剖分的方法实现重叠域的构网再与重叠域外的网格部分合并,然后采取常规的克里金局部数据搜索插值实现逆断层层面构建实现等值线的追踪。这一方法的缺点是通常准备成图的正逆断层多边形是没有高程值的,对此种情况无法区分上下盘数据,此外采取局部搜索数据插值方法无法处理。如图2所示的多次逆掩网格化问题,即对于上盘待插值点A来讲,由于断层F2没有完全与断层F1相交,还存在连通区域,那么在插值时搜索上盘数据的时候可能会搜索到错误的下盘数据导致附近层面插值错误,此外也同样具有局部搜索数据方法的缺陷。
中国环波解释软件中实现了一种逆断层等值线绘图技术,但存在的问题是对于多次逆掩的情况需要用户交互确定辅断层在主断层的那一盘的,只能够处理分段数据,对于数据需要在解释时记录上下盘信息,此外后期追踪的等值线无法直接终止并严格交到断层多边形上下盘线上。
蔡强和杨钦在2004年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角网格表示的正逆断层等值线绘制。主要采取了如图3所示加桥边分片处理的方式(蔡强、杨钦、陈其明.地质结构重叠域的限定Delaunay三角剖分研究,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16卷/6期/2004/766-771):对于没有贯穿绘图区域边界的逆断层多边形,通过在其灭点P引一条桥边线到绘图边界或者另一条内部断层多边形边界上,将存在局部多值断裂部分的区域分解成单值区域,然后再单独三角剖分和插值,共享桥边线的区域在剖分和插值时要确保在桥边处几何和拓扑一致。这一方式也采用了局部数据搜索插值方法,和上面的方法一样存在同样的缺点。此外,从三角网格计算的等值线形态要比矩形网格的差,尤其是加桥边方式无法有效解决如图2所示的多次逆掩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增强型矩形网格的正逆断层等值线自动生成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在包含大量逆断层尤其是多次逆掩断裂下构造成图时需要大量手工交互或难以生成满足精度的构造等值线图,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精度不高,效率较低,无法处理多次逆掩复杂情况或者结果不正确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根据已知地震层位和断层多边形数据建立断层多边形之间的交切拓扑关系;
步骤1)所述的地震层位数据是基于规则矩形网格数据结构保存的分片层位数据点集或是基于分段数据结构的层位数据。
所述的基于规则矩形网格数据结构保存的分片层位数据点集,在逆断层时需要分成多片表示一个逆掩断裂的层位,每一片数据之间没有拓扑关系,片内的数据点之间也没有拓扑信息;基于分段数据结构的层位数据是在每一地震测线上按照逆断层线将层位分解为多段,用有序段集表示逆掩断裂的多值情况,无需分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17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