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质量流量计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71758.6 | 申请日: | 2013-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4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石冰鑫;李景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欧麦克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86 | 分类号: | G01F1/8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皮发泉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质量 流量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量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空气质量流量计。
背景技术
热式空气流量计传感器部分主要有恒温差式和热分布式两种方法。图1 为传统的恒温差工作方式的空气流量传感器电路,图中Rh 为发热电阻,Rk 为测温电阻。在恒温差式方式工作下,运算放大器检测惠斯登电桥的不平衡输出,并将不平衡输出通过三极管反馈到桥路。在电桥平衡条件下,发热电阻Rh 高于测温电阻Rk 一个固定值,因而发热电阻Rh高于环境温度一个固定温差,故称恒温差方式。当空气流过电阻Rh 时,将带走一部分热量,传感器为维持恒定的温度就必须提供比静止空气下更多能量,以维持恒定的温差。Rh1 两端的电压或桥压都是流量的单调上升函数。
目前,公知的汽车空气质量传感器电桥激励是用三极管作为功率控制器件,使用这种激励方法会使三极管发热严重,由于汽车空气质量流量计的工作环境及结构决定了它不易散热,因而会使整个电路板温度升高,由此带来两方面的问题:1. 汽车空气流量计要求的环境温度为-40 到120℃,过高的温升将对电路板上的各种器件等级提出更加苛刻的要求,大大增加元器件成本;2. 过高的温升使电路器件的稳漂影响增加,从而降低流量测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精准的空气质量流量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空气质量流量计,包括有由绝缘的塑料制成的管道,在该管道中形成有气流通道,该气流通道安装有传感器且设有电耗散区域,传感器设有一传感器芯片,所述传感器芯片构造为微机电系统并且具有传感元件、电子分析电路以及电子振荡器,并且其中,利用胶粘剂将所述传感器芯片固定在支承元件上,所述传感器芯片被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仅在所述第一区域中利用所述胶粘剂实现将所述传感器芯片固定在所述支承元件上,并且,所述传感元件和所述振荡器布置在所述第二区域中;所述传感器用于测量在所述管道中以一个流速在主流动方向上流动的气体量,其中所述传感器在所述管道中沿主流动方向延伸,并且所述传感器的始端限定了垂直于所述主流动方向的第一平面,而所述传感器的末端限定了垂直于所述主流动方向的第二平面,并且其中所述传感器具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容纳一部分在所述管道中流动的气体量并引导所述气体量通过测量元件,在所述管道中布置有展开的导流元件,所述导流元件平行于所述主流动方向指向,使得所述气体量冲向所述导流元件的端面,并且使得所述气体量沿着所述导流元件的壁区域流过,其中所述导流元件的所述壁区域至少部分地在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之间延伸,在所述管道中的流速较小时,所述导流元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管道中的流速增加在传感器区域内的所述气体量的流速,并且在管道中的气体量的流速较大时,在所述传感器的区域内的气体量的流速相对于所述流速而更低程度地增加。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承元件设计为冲压板件。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感元件设计为薄膜。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薄膜上设计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加热元件。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流元件设计为水滴状。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流元件设计为翼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管道和所述导流元件设计为一体构件。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耗散区域由具有能导电的聚合物的塑料或具有导电纤维的塑料或具有导电墨黑的塑料构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气流通道的电耗散区域与固定电位电连接,所述固定电位是传感器质量体。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管体具有管体基体和管体盖,所述气流通道的电耗散区形成在所述管体基体中和所述管体基体上,所述气流通道的电耗散区域形成在所述管体盖中和所述管体盖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欧麦克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中山欧麦克仪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17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