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敏粘结型双组份低热阻室温固化有机硅导热胶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72396.2 | 申请日: | 2013-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2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创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83/07 | 分类号: | C09J183/07;C09J183/05;C09J11/04;C09J11/06;C09J9/00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59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结 型双组份 低热 室温 固化 有机硅 导热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密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敏粘结型双组份低热阻室温固化有机硅导热胶。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行业的蓬勃发展,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等新兴能源的推广普及已成为各国政府的首要发展任务,甚至提升到了战略的高度。而新能源应用中速度最快、影响最广的当属太阳能发电技术,其技术成熟程度及发展速度均遥遥领先于其他新能源。由于太阳能发电技术所使用电池板每一组的电压极低,为达到一定的电压及电流,因此通过串联升压的原理,在每一块电池板的背部粘接一只接线盒,用于线路的串联连接,为防止太阳能电池在强光下由于遮挡造成其中一些因为得不到光照而产生负载并且严重发热受损乃至因太阳耀斑引起的电流突然加大而损坏电池板或引发火灾,因此在太阳能电池组件输出端的两极并联旁路二极管,起到放电作用,以策安全。
如业界所知,不论是太阳能光伏用接线盒还是逆变器,对于防水和散热要求均十分严苛,于是用于粘接接线盒以及逆变器之类的太阳能光伏组件的胶体材料通常要求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和导热性,否则难以保障在高温环境下的持久的使用寿命。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关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用密封胶的技术信息,如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1768421B推荐有“太阳能光伏组件用双组份硅酮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方案虽有其说明书第32至36段著称的技术效果,但是从其选择的A组份和B组份的原料可知,当应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接线盒、逆变器的粘接固定时并不能满足期望的导热效果。又如CN102304345B提供有“一种双组份有机硅光伏组件密封胶的组成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方案虽有储存时间长、施工后表干时间适中、室温下可快速深层固化、粘接强度高、耐候性好等长处,但是,从其择用的原料可知由于热阻相对高而有失理想的导热性能。公布号CN102516927A介绍的“及时性光伏组件封装用双组份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同样存在导热性能欠缺的不足。
典型的如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2936484A公开的“双组份低硬度高导热室温固化有机硅导热胶”虽有其说明书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但是存在以下两点缺憾:一是如果在不完全交联状态下,那么难以甚至无法获得压敏粘结效果;二是柔韧性相对欠缺。由于这两个因素的存在,因而难以保证在长期使用状态下持久地表现出柔软的粘结力以及使表面热阻始终处于低的程度。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合理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反复而有益的实验,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体现理想的压敏粘结效果和有利于体现优异的柔韧性而藉以避免在长期使用状态下出现热阻渐渐变高的现象进而确保持久而稳定的使用寿命的压敏粘结型双组份低热阻室温固化有机硅导热胶。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压敏粘结型双组份低热阻室温固化有机硅导热胶,包括重量比为1∶1的组份A和组份B;所述的组份A由基料、乙烯基MQ硅树脂和铂催化剂按重量份比100∶50∶0.1-0.5混合构成;所述组份B由基料、端含氢硅油、侧含氢硅油和抑制剂按重量份比100∶0.1-10∶0.1-10∶0.01-1混合构成,所述的基料是由双乙烯基硅油、白炭黑和硅微粉按重量份比100:10:80~150混合后用六甲基二硅氮烷在120℃下处理并经冷却至室温所得到的基料。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的铂催化剂中的铂含量为1000~8000ppm。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铂催化剂为氯铂酸催化剂。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抑制剂为炔醇、乙烯基环体、醚类化合物和富马酸酯类化合物。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双乙烯基硅油为粘度为100~2000mPa.S并且分子中乙烯基的质量%含量为0.2~3%的双乙烯基硅油。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乙烯基MQ硅树脂的乙烯基的质量%含量为1~4%,MQ比值为0.8~1.2。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硅微粉的粒径为2~30微米。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且,所述的白炭黑为气相法或沉淀法生产的并且比表面积为150~200m2/g的白炭黑。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端含氢硅油为硅氢在分子链两端的端含氢硅油,该端含氢硅油的粘度为20~100Pa.S,并且分子中硅氢含量为0.03~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创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创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23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平井电加热油藏边底水层热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天丝纺织面料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