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淡水螃蟹的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72701.8 | 申请日: | 2013-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2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牛誉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牛誉博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110179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淡水 螃蟹 养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物养殖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螃蟹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螃蟹又称河蟹,是淡水甲壳动物,在淡水中长大,螃蟹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在当前水产品中,螃蟹是最为紧俏的水产品之一,销量大,市场较稳定。
目前,螃蟹的生产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虽然现在全国有很多的省市在发展螃蟹养殖项目,但是人工养殖螃蟹的技术还后很多不足,人们对人工养蟹的经验还不完善。导致螃蟹的规格较小,一般在50~100g,不符合消费者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螃蟹生长速度快且螃蟹品质高的一种淡水螃蟹的养殖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淡水螃蟹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池塘;选择水质良好无污染的水域,围上围栏,建成池塘。
(2)在每年11~12月份干塘清淤,留13~15cm深的淤泥为宜,暴晒后,用120Kg/亩生石灰彻底消毒。
(3)在池塘上方设置塑料棚。
(4)在池塘内养殖小鱼。
(5)在池塘底部铺设增氧管,增氧管与增氧机相连,通过增氧机向池塘内充氧气。
(6)在池塘水内投放光合细菌;通过光合细菌吸收水中有毒物质。
(7)在池塘内种植浮萍、水花生和满江红。
(8)在池塘内每平方米放置2个瓦罐。
(9)三月初时投放蟹苗,投放过程中水温在10~12℃为宜。
(10)养殖螃蟹过程中,每天早晚各投放一次饵料,每次投放量为螃蟹体重的4%~5%。
(11)螃蟹生长至100~150g时即可捕捞上市。
进一步地,在投放蟹苗前在池塘内投放一批水蚯蚓;水蚯蚓不但可以供螃蟹食用,还可净化水质。
更进一步地,池塘内的水深保持在0.9~1.2m。
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科学的池塘环境设置和饵料投放,使螃蟹的成活率高,成长速度快。不同时期投放不同的饵料,不但符合螃蟹的生长需要,而且可以增进蟹肉的鲜美程度。
具体实施方式
螃蟹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池塘;选择水质良好无污染的水域,围上围栏,建成池塘。
(2)在每年11~12月份干塘清淤,留13~15cm深的淤泥为宜,暴晒后,用120Kg/亩生石灰彻底消毒。
(3)在池塘上方设置塑料棚。
(4)在池塘内养殖小鱼。
(5)在池塘底部铺设增氧管,增氧管与增氧机相连,通过增氧机向池塘内充氧气。
(6)在池塘水内投放光合细菌;通过光合细菌吸收水中有毒物质。
(7)在池塘内种植浮萍、水花生和满江红。
(8)在池塘内每平方米放置2个瓦罐。
(9)三月初时投放蟹苗,投放过程中水温在10~12℃为宜。
(10)养殖螃蟹过程中,每天早晚各投放一次饵料,每次投放量为螃蟹体重的4%~5%。
(11)螃蟹生长至100~150g时即可捕捞上市。
进一步地,在投放蟹苗前在池塘内投放一批水蚯蚓,水蚯蚓不但可以供螃蟹食用,还可净化水质。
更进一步地,池塘内的水深保持在0.9~1.2m。
下面介绍本发明的饲养过程。
首先,选择池塘;选择水质良好无污染的水域,围上围栏,建成池塘;在每年11~12月份干塘清淤,留13~15cm深的淤泥为宜,暴晒后,用120Kg/亩生石灰彻底消毒;在池塘上方设置塑料棚;在池塘内养殖小鱼;在池塘底部铺设增氧管,增氧管与增氧机相连,通过增氧机向池塘内充氧气;在池塘水内投放光合细菌;通过光合细菌吸收水中有毒物质;在池塘内种植浮萍、水花生和满江红;池塘内每平方米放置2个瓦罐;三月初时投放蟹苗,投放过程中水温在10~12℃为宜;养殖螃蟹过程中,每天早晚各投放一次饵料,每次投放量为螃蟹体重的4%~5%;螃蟹生长至100~150g时即可捕捞上市。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牛誉博;,未经牛誉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27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白甲鱼人工繁育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免移虫产浆育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