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微球化学气相沉积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72846.8 | 申请日: | 2013-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9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祉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祉童 |
主分类号: | C01B31/02 | 分类号: | C01B31/02;B82Y30/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110167 辽宁省沈阳市浑***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微球 化学 沉积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研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碳微球化学气相沉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到目前为止,制备碳球最广泛的方法是通过石墨电弧放电来制备碳球。近年来开发出一些新方法,包括微波法和水热法,而在这些制备方法中,操作复杂,设备成本昂贵,且得到的产物必须考虑后续纯化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碳微球化学气相沉积的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
一种碳微球化学气相沉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载有0.1~1克金属酞菁的瓷舟放入反应器中,在500~650℃处热升华,在稀释气体保护下, 800~1200℃受热分解,反应恒温保持5~60min后,通稀释气体使之冷却至室温得到直径为450~2000nm的碳球。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酞菁包括:酞菁铁、酞菁钴、酞菁镍、酞菁铜中的一种或几种。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稀释气体流速为5~200sccm。
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稀释气体流速为10~60sccm。
按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稀释气体为氢气、氩气或氢气和氩气的混合气体。
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氢气和氩气的混合气体时,其摩尔比为1:1~4:1。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采用常压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制备尺寸不同的碳微球。与已有技术相比,其最大特点在于:一步合成法;通过控制稀释气体流速大小及其比例,在合适的反应温度下,制备不同尺寸(450-2000nm)的热解碳微球;设备投资少、操作容易、工艺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碳微球化学气相沉积的制备方法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碳微球化学气相沉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载有0.1~1克金属酞菁的瓷舟放入反应器中,在500~650℃处热升华,在稀释气体保护下, 800~1200℃受热分解,反应恒温保持5~60min后,通稀释气体使之冷却至室温得到直径为450~2000nm的碳球。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酞菁包括:酞菁铁、酞菁钴、酞菁镍、酞菁铜中的一种或几种。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稀释气体流速为5~200sccm。
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稀释气体流速为10~60sccm。
按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稀释气体为氢气、氩气或氢气和氩气的混合气体。
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氢气和氩气的混合气体时,其摩尔比为1:1~4:1。
实施例2
一种碳微球化学气相沉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载有0.1~1克金属酞菁的瓷舟放入反应器中,在500~650℃处热升华,在稀释气体保护下, 800~1200℃受热分解,反应恒温保持5~60min后,通稀释气体使之冷却至室温得到直径为450~2000nm的碳球。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酞菁包括:酞菁铁、酞菁钴、酞菁镍、酞菁铜中的一种或几种。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稀释气体流速为5~200sccm。
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稀释气体流速为10~60sccm。
实施例3
一种碳微球化学气相沉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载有0.1~1克金属酞菁的瓷舟放入反应器中,在500~650℃处热升华,在稀释气体保护下, 800~1200℃受热分解,反应恒温保持5~60min后,通稀释气体使之冷却至室温得到直径为450~2000nm的碳球。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酞菁包括:酞菁铁、酞菁钴、酞菁镍、酞菁铜中的一种或几种。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稀释气体流速为5~200sccm。
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稀释气体流速为10~60sccm。
按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稀释气体为氢气、氩气或氢气和氩气的混合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祉童;,未经王祉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28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