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体三腔热管蓄热器及蓄热车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73360.6 | 申请日: | 2013-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4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奥能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F28D20/02;B60P3/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体 热管 蓄热器 蓄热 | ||
1.一种流体三腔热管蓄热器,包括容器,流体,保温材料,其特征是:
一个含有至少三个腔体的容器,其中一个腔体为热管蒸发腔体,一个为热管冷凝腔体,一个为蓄热流体腔体;
至少含有两种热管,第一种为加热热管,第二种为放热热管,加热热管的蒸发端设置在热管蒸发腔体内,冷凝端设置在蓄热流体腔体,并与蓄热流体进行紧密接触,并与蓄热流体的换热,放热热管的蒸发端设置在蓄热流体腔体内,并与蓄热流体进行紧密接触,并与蓄热流体的换热,冷凝端设置在热管冷凝腔体内;
在蓄热流体腔体内设置有蓄热流体,蓄热流体与放热热管的蒸发段或者加热热管的冷凝端进行连接换热,蓄热流体填充入整个蓄热流体腔体内;
在热管蒸发腔体以及热管冷凝腔体上设置有流体的进口与出口及连接控制管件,在蓄热流体腔体上设置有开口,可以将蓄热流体从流体腔体内放置或者取出;
在容器的外部有保温材料,保温材料的外部设置有箱体;
加热过程中,将温度高于蓄热流体的加热流体从热管蒸发腔体的进口进入容器,经与热管换热后从出口流出,热能由热管传热到蓄热流体腔体内并与蓄热流体进行换热,蓄热流体的热能被交换到流体中进行蓄热;
蓄热器可以用于在当地蓄热或被移动到需要的地区;
当需要利用蓄热器中的热能时,将温度低于蓄热流体的放热流体从热管冷凝腔体的进口流入,放热流体与热管进行换热后吸收热能经出口流出,热管吸收蓄热流体的热能与放热流体进行换热,实现热能的利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体三腔热管蓄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热管为选择下列至少一种:
A、多个环形、方形、矩形、多边形、曲边形组成的相互间距的组成的循环热管组;
B、所述的循环热管为由一个相互联通的截面形状为环形、方形、矩形、多边形、曲边形的循环热管;
C、由多个重力热管组成的热管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体三腔热管蓄热器,其特征是:蓄热流体、放热流体、加热流体为选择自液体、气体、液态金属、熔融盐、纳米流体、等离子体、超临界流体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液态金属为下列一种或者多种或其化合物:汞,铯,镓,铷,钾,钠,铟,锂,锡,铋,铊,镉,铅,锌,锑,镁,铝。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流体三腔热管蓄热器,其特征是:在热管的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再生管,再生管与重力热管进行联通,再生管可以将重力热管的工作介质排出到重力热管壳体外部,并通过再生管可以将新的工作介质冲入到重力热管壳体内,实现重力热管的再生利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流体三腔热管蓄热器,其特征是:在热管的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二个再生管,再生管与重力热管进行联通,利用其中一个再生管在热管腔体内充气,将原来热管工作介质排出到热管外,另外一个再生管为热管进行热管工作介质的充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体三腔热管蓄热器,其特征是:在蓄热流体、放热流体、加热流体内设置有胶囊或固体颗粒,在胶囊内设置有蓄热材料;
胶囊内的蓄热材料选择自下列一种或多种:固固、固液、液气相变材料;
固体颗粒选择自下列一种所述的固体粒块为由金属或非金属或其混合物组成的颗粒或者/和砖块,或者自然界存在的沙粒、鹅卵石、小石块,固体粒块的形状为圆形、多边形、菱形、扇形、不规则现状。
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任一一种流体三腔热管蓄热器,其特征是:还设置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由热源及加热器件组成,加热装置由热源提供能源将加热流体加热,加热流体被加热后成为液态、液气混合状态、等离子态、超临界态的一种,然后从蓄热器进口进入到容器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流体三腔热管蓄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加热装置为:所述的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设备选择自下列一种:
A、电热锅炉设备;
B、微波设备;
C、高频或中頻设备;
D、电声热转换设备;
E、电热陶瓷;
F、利用风电所产生的电能所产生的热能;
G、生物质所产生的热能;
F、热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奥能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奥能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336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