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中间包钢水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73499.0 | 申请日: | 2013-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7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徐冰;陈骥;程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震冶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01 | 分类号: | B22D41/01;B22D11/11;H05B6/44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441 上海市宝***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中间 钢水 电磁感应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中间包钢水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中间包中设置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实现对钢水的温度补偿和夹杂物去除是一种非常理想的中间包钢水温度补偿和精炼手段,尤其是这种感应加热装置在补偿钢水温度的同时,能有效去除50μ以下的小型非金属夹杂物。由于中间包外壳是导电和导磁体,普通感应加热装置需要将中间包分为两体,两体采用法兰式连接,法兰连接处采用绝缘材料隔离,以隔离在中间包外壳形成的感应电流,从而使得中间包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热。这样做势必造成中间包强度降低,增加中间包维修成本和耐材使用成本。而且,随着中间包在高温环境下的不断使用,连接法兰的绝缘会加速老化,对感应加热生产造成潜在危险。同时对于中间包空间狭小,加热功率和加热效率需要较高,同时电磁感应对周边的设备影响要求又较小的生产厂,安装和使用中间包感应加热装置是一个技术难题,为此寻求一种能在狭小空间内使用感应加热装置来高效加热钢水是本专利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中间包钢水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该装置通过在一个中间包中设置2个感应线圈,同时2个感应线圈在同一个铁芯上安装,但是2个感应线圈的绕向方向相反,在铁芯上产生的磁场方向同向叠加。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效中间包钢水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由供电装置 1、中间包2、电磁感应线圈A3、耐火材料墙体4、电磁感应线圈B5、中间包承钢腔6和感应通道7组成,中间包2的浇铸腔位于中间包承钢腔6下方,中间包2的浇铸腔和中间包承钢腔6之间通过钢体直接连接,无须通过法兰连接,这样带来的好处是最大限度的保持了中间包的强度,减少了中间包高温环境下的变形而产生耐火材料使用成本的增加,消除绝缘的老化,彻底解决了感应加热装置带来的这些问题。中间包2的浇铸腔和中间包承钢腔6连接处的钢体内部通过耐火材料墙体4分隔,耐火材料墙体4的内部设有电磁感应线圈A3和电磁感应线圈B5,电磁感应线圈A3和电磁感应线圈B5的两侧各设有感应通道7,电磁感应线圈A3和电磁感应线圈B5串联连接供电装置1;电磁感应线圈A3和电磁感应线圈B5装在同一个铁芯上安装,但电磁感应线圈A3和电磁感应线圈B5的绕向方向相反,在铁芯上产生的磁场方向同向叠加。
本发明中,所述感应通道7为4个或3个,当感应通道7为3个时,即位于电磁感应线圈A3和电磁感应线圈B5之间的感应通道7为1个。
本发明中,所述中间包2浇铸腔、中间包承钢腔6内部覆盖耐材、电磁感应线圈A3和电磁感应线圈B5安装在耐火材料墙体的安装孔内,安装孔内通过送入冷风对线圈进行冷却。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钢水在线圈交变磁场作用下,围绕2个线圈的钢水内分别感应出电流,电流流向在中间通道内叠加,而两边通道电流相同方向,而围绕整个铁芯的金属体因为产生的电势相反而相互抵消,因此中间包外壳不会产生电流。
本发明通过对中间包2改造,增加中间包承钢腔6、电磁感应线圈A3和电磁感应线圈B5,钢水在从大包流入中间包承钢腔6时,先通过承钢腔6的缓冲,使得非金属夹杂物上浮,然后钢水通过电磁感应线圈A3和电磁感应线圈B5两侧的感应通道7流入中间包浇铸腔6。感应通道使得钢水围绕电磁感应线圈A和电磁感应线圈B形成两个闭环,闭环钢水在交变电磁场的作用下发生电流感应,钢水产生感应电流,流经感应通道7的带电流钢水在磁场作用下产生电磁力,去除钢水中的非金属夹杂物,使得钢水在进入结晶器之前得到净化精炼处理。同时,由于电磁感应过程中电能转化为热能,也使得钢水得到热能补充,可以实现温度的补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一个完全整体的中间包中设置两个绕向相反电磁感应加热线圈安装在一个铁芯上的方法,完成了在中间包中增设感应加热装置,同时又不改变中间包本体的刚性强度,安全地实现钢水的温度补偿和微细非金属夹杂物去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供电装置、2为中间包、3为电磁感应线圈A、4为耐火材料墙体、5为电磁感应线圈B、6为中间包承钢腔、7为感应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震冶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震冶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34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