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工饲养冬虫夏草的寄主幼虫拟青霉病害防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74879.6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8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涂永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A23L1/015 |
代理公司: |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50215 | 代理人: | 武小赟 |
地址: | 400065***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饲养 冬虫夏草 寄主 幼虫 青霉 病害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冬虫夏草培殖技术,更加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人工饲养冬虫夏草寄主幼虫拟青霉病害防控方法。
技术背景
冬虫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Berk.)G.H.Sung et al.]别名虫草、冬虫草、夏草冬虫。是由冬虫夏草菌Ophiocordyceps sinensis(Berk.)G.H.Sung et al.寄生在蝙蝠蛾科Hepialidae蝠蛾属Hepialus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根据新的分类方法,冬虫夏草的真菌属于真菌界(Fungi)、子囊菌门(Ascomycota)、子囊菌纲(Ascomycetes)、肉座菌目(Hypocreales)、线虫草菌科(Ophiocordycipitaceae)、线虫草菌属(Ophiocordyceps)。寄主昆虫为蝙蝠蛾科蝠蛾属的多个种群。目前已报道作为冬虫夏草寄主的蝠蛾属昆虫有63个种,我们对其中3个物种即贡嘎蝠蛾(Hepialus gonggaensis Fu.et Huang)、比如蝠蛾(Hepialus biruensis Fu.et Huang)和小金蝠蛾(Hepialus xiaojinensis Tu.et Ma)的分类学、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有过深入系统的研究,这对蝠蛾幼虫的饲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蝠蛾幼虫为多食性昆虫,以植物嫩根为食,在土壤中营隧道式穴居生活。不同种类的蝙蝠蛾昆虫在生物学和生态学上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其共同点是完成一个生命周期需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其中蛹、成虫和卵三虫态在当年完成,历时4-5个月。幼虫则需要漫长的幼虫期,一般需要3-5年不等。因此,冬虫夏草人工培育的最重要环节是冬虫夏草寄主幼虫的人工饲养和繁殖。在冬虫夏草寄主幼虫饲养阶段,常见的病害主要有绿僵病、拟青霉病两种。偶见个别白僵病、红僵病死虫。其中以拟青霉病害对冬虫夏草技术幼虫饲养的危害最为严重,防控难度最大。
申请人自1970年代末即开展了冬虫夏草人工培殖的研究,先后承担“七五”、“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冬虫夏草人工培殖研究”课题中,确立了室内人工培殖冬虫夏草的模式后,继而又承担了“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西藏那曲冬虫夏草半野生抚育及开发研究”,且获得了重大突破。上世纪90年代末,申请人组织曾纬等科研人员成功从冬虫夏草寄主体内分离出了粉状拟青霉菌Paecilomyces sp.;申请人在后续的研究中进一步的证明,在人工饲养蝠蛾幼虫的过程中,粉状拟青霉菌引起发生蝠蛾幼虫的拟青霉病害,往往是导致蝠蛾幼虫大量死亡。现已成为制约冬虫夏草人工培殖的关键因素。拟青霉菌是土壤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微生物,以分生孢子长期存在于在土壤中。在4-30℃下都能生长,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24℃,低于8℃时生长缓慢,高于28℃时生长明显受到抑制,32℃时不能生存。在含水量为15-40%的土壤中都能生存。该菌的繁殖力强,病害发生速度快,在幼虫感染1个月内,即可引起幼虫死亡。该菌对蝠蛾具有极高侵染力和极强的致病性,是一种毁灭性病害。申请人在承担卫生系统项目“小金蝠蛾的生物学特性研究”(2009-2-167)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小金蝠蛾对温度适应性的机理及耐高温实验种群的诱导研究”(No81173478)的过程中,研究了拟青霉病害的防治方法。并在生产中采用综合防治方法,使病害发生大大减轻。为室内人工培殖冬虫夏草实现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撑。
发明内容
研究发现,中华被毛孢菌是一种低温菌,而拟青霉菌是一种中温菌;在冬虫夏草寄主生产的幼虫阶段,中华被毛孢与粉状拟青霉存在着一种竞争生长关系;在青藏高原冬虫夏草适生环境地域中,由于环境温度较低,蝙蝠蛾寄主适生土层温度高于10℃的时间较短,同时冬虫夏草寄主生长密度较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粉状拟青霉对冬虫夏草寄主幼虫的侵染。但是,低温条件下,冬虫夏草寄主幼虫的生长周期极长,不适合人工室内培殖冬虫夏草的需要。本发明申请利用提供了一种在冬虫夏草寄主幼虫生长各个环境对拟青霉菌进行控制的方法,有效的降低了拟青霉菌在冬虫夏草生长的各个环节的存在量,抑制了拟青霉菌对冬虫夏草寄主幼虫的侵染;具体发明内容为:人工饲养冬虫夏草的寄主幼虫拟青霉病害防控方法,人工饲养冬虫夏草寄主幼虫主要包括:在人工条件下对冬虫夏草寄主的虫卵进行孵化,在室内人工环境内将孵化的幼虫进行饲养,在冬虫夏草寄主幼虫生长到一定的阶段后使其感染中华被毛孢菌,生长为冬虫夏草,整个饲养过程中环境温度控制在4-12℃。
整个饲养过程中环境温度控制在7-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中药研究院,未经重庆市中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48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包围型非连接式耐热电子标签
- 下一篇:双除尘式电脑全自动开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