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型灌胶型光伏接线盒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76482.0 | 申请日: | 2013-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1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彭祁军;李艳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鑫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40/34 | 分类号: | H02S40/34;H05K7/20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孙力坚 |
地址: | 3256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灌胶型光伏 接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小型灌胶型光伏接线盒。
背景技术
在光伏发电系统的电连接技术中,通常采用光伏接线盒来实现光伏组件和逆变器之间的电连接。由于光伏接线盒的应用场合通常是户外环境,因此防止雨水等介质渗入而影响内部的电连接是光伏接线盒设计中一个较为重要的考虑因素。灌胶型光伏接线盒通过灌胶来实现密封防水,是目前较佳的解决方案。目前的灌胶型光伏接线盒与普通接线盒相同,都是在盒体间设置安装腔,将二极管安装在安装腔中。由于二极管在工作时会产生较高的温度,随着二级管温度的不断升高,二极管中的电阻将不断增大,导致二极管产生更多的热量,从而浪费更多的电力资源进入恶性循环。为了保证光伏接线盒具有更好的散热性,一般采用增大光伏接线盒中安装腔体积的方法,从而增加了整个光伏接线盒的厚度和体积,更重要的是,采用这种方法难以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因此,如何在尽可能缩小光伏接线盒体积的前提下,实现到密封效果,同时使灌胶型光伏接线盒具有优良的散热通风效果,已经成为业界研究的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散热性能和密封性能的小型灌胶型光伏接线盒,通过整体散热特性设计和安装结构设计,在尽可能缩小光伏接线盒体积的前提下,实现灌胶型光伏接线盒空气对流、快速传热,达到内部热平衡并保护二极管,使产品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小型灌胶型光伏接线盒,包括相互盖合的底座和上盖,所述底座内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上安装有多个端子,各端子之间安装有二极管;光伏线缆穿过安装在底座内的压线扣与端子连接;所述底座内于底板上方灌满有密封胶;
所述端子、底板均布在底座内;所述端子、底板采用耐热材料,所述底座采用非耐热材料;当所述底板装配于底座内后,底板的底面与底座的底面处于不同的水平面上,所述底板下方的底座底面上开有对流腔;所述底板上未安装端子的底面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底部由粘贴板密封;
所述底座外围设置有沿底板形状弯曲并垂直于底座底面的围板;所述底座上具有由围板所围成的多个空腔;所述上盖顶面具有向上的凸起,所述上盖的顶面或侧面具有与底座上的空腔位置对应的通风孔。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二极管的管脚焊接在相邻的两个端子上,所述端子安装到底板上,所述底板安装到底座上。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发明在热特质优化上,使最热部位不直接接触太阳能背板,在最热部位处的底座底部开设镂空的对流腔,并使底座底面与底板直接形成台阶高度差,同时通过上盖上加工的通风孔使热量快速发散,起到散热降温的作用;通过将金属件布满了盒体内腔,使灌胶后的散热面积更大,盒体内的热量分布更均匀;通过将底座外围弯曲形成围板,并通过围板形成多个空腔,减小了灌胶量的同时又使散热加快;通过上盖表面外凸的设计,有效增大了光伏接线盒内部空间,也有利于散热性能的提高。
本发明的优点将在下面具体实施方式部分的描述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上盖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的底板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的底座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的内部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的背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相互盖合的底座5和上盖1,底座5内安装有底板4,底板4上安装有不同形状的多个端子3以及多个二极管2。见图5,安装方式为相邻端子3之间安装二极管2。如图1所示,两个压线扣6安装在底座5内,两股光伏线缆7分别穿过压线扣6并与端子3焊接。
如图5所示,二极管2的两个管脚焊接在相邻的两个端子3上,端子3安装到底板4上,底板4又安装到底座5上。
由于本发明为灌胶型,因此在底座5内于底板4上方的空间内都灌注有密封胶。见图3、图6,底板4上未安装端子3的底面上设有通孔4-1,通孔4-1底部用粘贴板(图中未示出)密封,因此密封胶不会流到通孔4-1下方的空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鑫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鑫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64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支持多值逻辑的三稳态RS触发器
- 下一篇:太阳能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