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钼精矿焙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76583.8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5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蓝碧波;刘晓英;伍赠玲;衷水平;王春;刘涛;邹来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02 | 分类号: | C22B1/02;C22B3/20;C22B34/3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周晖 |
地址: | 3642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矿 焙烧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行业,涉及一种钼精矿焙烧的方法。
二.背景技术
钼是一种具有多种高效优质功能的稀有金属,以其纯金属、合金及化合物的形态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自然界中的钼大部分以硫化钼形式存在。钼精矿提钼工艺的核心是硫化钼的氧化。硫化钼的氧化工艺主要有氧化焙烧、加碳酸钠焙烧、酸性热压氧化、碱性热压氧化、化学氧化、电氧化等。目前,工业应用较多的工艺是氧化焙烧工艺。氧化钼焙砂浸出一般采用氨浸、碱浸等工艺。由于具有钼浸出率高、原料适应性强等优点,钼焙砂碱浸工艺的工业应用厂家越来越多。
虽然钼焙砂碱浸钼的浸出率高,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氢氧化钠、碳酸钠等药剂用量大,焙砂钼含量约48%,碱浸时氢氧化钠用量达到焙砂重量的50%。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工艺的不足,提供一种钼精矿焙烧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可大大降低钼焙砂碱浸的药剂用量,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钼精矿焙烧时加入一定比例的硫酸钠,钼浸出液离子交换吸附后液结晶得到的硫酸钠返回作为钼精矿焙烧添加剂,利用结晶后液进行钼精矿制球。
详细工艺条件如下:
钼精矿焙烧时硫酸钠的添加量为钼精矿重量的5%~20%;
焙砂碱浸时氢氧化钠用量为焙砂重量的10%~40%;
焙砂碱浸时碳酸钠加入量为焙砂重量的3%~10%;
焙砂碱浸时次氯酸钠溶液加入量为0.2~0.6m3/t焙砂。
本说明书中的百分比(%)都指质量百分比。
具体说一种钼精矿焙烧的方法的步骤及工艺条件如下:
1、制球:钼精矿配入离子交换吸附后液结晶得到的硫酸钠,硫酸钠添加量为钼精矿重量的5%~20%,混匀,然后利用结晶后液进行制球。
2、焙烧:钼精矿球团在570℃左右进行焙烧,焙烧时间约2h。
3、碱浸:钼精矿焙砂利用结晶后液进行调浆,加入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次氯酸钠溶液,氢氧化钠用量为焙砂重量的10%~40%,碳酸钠加入量为焙砂重量的3%~10%,次氯酸钠溶液加入量为0.2~0.6m3/t焙砂。
4、离子交换:焙砂碱浸液进行离子交换吸附,负载树脂解吸后得到高浓度的钼解吸液。
5、氨沉:钼解吸液调节适合的pH值后,氨沉得到钼酸铵。
6、结晶:离子交换吸附后液进行结晶,得到硫酸钠和结晶后液,硫酸钠返回用作钼精矿添加剂,结晶后液用于制球和焙砂碱浸时调浆。
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可大大降低钼焙砂碱浸的药剂用量,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2、可充分利用提钼工艺流程中离子交换吸附后液结晶得到的硫酸钠和结晶后液进行钼精矿制球,可减小废水处理量,降低生产成本。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钼精矿焙烧的方法的流程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不作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某钼精矿含钼45%,配入钼精矿重量的5%的硫酸钠,混匀,利用吸附后液制球;钼精矿球团在570℃焙烧2h;焙砂进行碱浸,氢氧化钠用量为焙砂重量的30%,碳酸钠加入量为焙砂重量的5%,次氯酸钠溶液加入量为0.2m3/t焙砂,钼浸出率为92%。
实施例2:
某钼精矿含钼45%,配入钼精矿重量的10%的硫酸钠,混匀,利用吸附后液制球;钼精矿球团在570℃焙烧2h;焙砂进行碱浸,氢氧化钠用量为焙砂重量的35%,碳酸钠加入量为焙砂重量的7%,次氯酸钠溶液加入量为0.3m3/t焙砂,钼浸出率为95%。
实施例3:
某钼精矿含钼45%,配入钼精矿重量的15%的硫酸钠,混匀,利用吸附后液制球;钼精矿球团在570℃焙烧2h;焙砂进行碱浸,氢氧化钠用量为焙砂重量的40%,碳酸钠加入量为焙砂重量的8%,次氯酸钠溶液加入量为0.6m3/t焙砂,钼浸出率为96%。
实施例4:
某钼精矿含钼45%,配入钼精矿重量的20%的硫酸钠,混匀,利用吸附后液制球;钼精矿球团在570℃焙烧2h;焙砂进行碱浸,氢氧化钠用量为焙砂重量的25%,碳酸钠加入量为焙砂重量的4%,次氯酸钠溶液加入量为0.2m3/t焙砂,钼浸出率为94%。
对比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65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生物芯片快速检测PP65的方法
- 下一篇:多层粉碎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