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即食血浆鲜鸭肉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576740.5 申请日: 2013-11-18
公开(公告)号: CN104643120A 公开(公告)日: 2015-05-27
发明(设计)人: 曾祥霖;曾正 申请(专利权)人: 曾正
主分类号: A23L1/315 分类号: A23L1/315;A23L1/318;A23L1/314;A23L1/015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510730 广东省***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即食 血浆 鸭肉
【说明书】:

1 所属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即食血酱鲜鸭肉的配方与制备方法,特征是:保持其鲜鸭肉有效成份原味,不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保持原味丰足,同时易于贮藏、运输,携带方便,随时即食,工艺过程和配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本发明属预包装副食品领域。 

2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即食鸭肉仅有板鸭、烟熏鸭等,虽品种繁多厂商众多,但基本是用鸭肉腌制加防腐剂熏制干燥加工制成,不具备特殊性。至今,市场上及文献中均未见能方便即食的血酱鲜鸭肉副食品,且能较长期贮藏、运输、携带和随时即食。文献资料如下: 

(1)乔晓玲主编《肉类制品精制加工实用技术与质量管理》,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年4月第1版,ISBN978-7-5064-5522-0; 

(2)曹雁平编著《食品调味技术》ISBN978-7-5025-3703-6,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 

3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利用鲜鸭自身鲜血酱制其肉进行生化发酵后煮制干燥而得,保持了鲜鸭肉的天然成份和原味,不添加烟熏剂、防腐剂等任何化学品添加剂,同时易于贮藏、运输、携带和可以随时食用;本发明提供一种方便即食天然成份鲜鸭肉的独特风味食品(副食类)。 

3.1本发明即食血酱鲜鸭肉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3.1.1配方 

鲜鸭肉80份,食盐3份,食糖3份,生姜1份,辣椒0.4份,花椒0.1份,八角0.1份,桂皮0.1份,丁香0.1份,味精0.2份,浆油4份,白酒(45%)3份,鸭血5份。 

3.1.2工艺过程: 

取活鸭将其宰杀,用放有每只鸭10ml食醋的容器接收鸭血并不停搅拌,鸭血备用;将鸭除毛,洗净,割开肚弃内脏,除头脚,洗净,置沸水中煮15min,捞出,漓干,切成小块,备用;取鲜鸭肉80份,食盐3份,食糖3份,生姜1份,辣椒0.4份,花椒0.1份,八角0.1份,桂皮0.1份,丁香0.1份,味精0.2份,浆油4份,白酒(45%)3份,鸭血5份,摸混均匀,腌制,温度15℃-25℃,时间48h,移置开口煮锅中,加水使液过物面,常压煮沸,至水份较少时搅拌,挥干水份,烘干,分装,真空密封,即得即食血酱鲜鸭肉。 

3.1.3食用方法: 

本发明即食血酱鲜鸭肉为副食品,开启即可直接食用,也可作为送饭的菜肴直接食用。 

3.1.4关键性技术: 

本发明即食血酱鲜鸭肉的关键性技术是: 

(1)鸭血的制取利用:取宰杀之鸭用置相当于每只鸭10ml食醋的容器接收鸭血,不停搅动,使其不凝固;每只鸭的鲜血仅供自身鸭肉使用,在腌制过程中,因其血含醋酸,使其鸭肉保持鲜嫩,卤制后其味更加鲜美。 

(2)卤制技术的控制:发酵腌制温度不能超过25℃,时间不能超过48h;盐份及辛香料不能过量,严格控制配方量,挥干卤煮水份保持水份20%-25%(干燥失重),后才能显现鲜嫩味 美,过咸过度辛香料过度干燥都会破坏其美味。 

(3)在半无菌的GMP食品厂房进行整个工艺过程,确保不被细菌污染,保障食品安全。 

3.2产品包装 

本发明即食血酱鲜鸭肉分包装的每份固体物净含量50g、100g、350g;铁盒(罐头铁盒)装密封保质期24个月,聚乙烯袋(食品包装级)装抽真空熔封保持期12个月。注:食品包装材料应符合GB7718国家标准的规定。 

3.3本发明即食血酱鲜鸭肉的有益效果: 

(1)鸭肉经与鸭自身的含醋酸血酱腌制,卤制后味道更加鲜美。 

(2)本工艺技术较好的保持鸭肉的天然成份,加入辛香料缓解了鸭肉的腥味,使之独特而营养丰富。 

(3)本工艺技术没有经过“油炸”、“烟熏”等高温破坏的过程,营养成份没有受破坏,同时减少反式脂肪酸,有益健康。 

(4)不加化学防腐剂,在洁净厂房生产,卫生保障,食用安全。 

(5)便于贮藏、运输、携带和保存,方便即食,食用前不用加热,随时可以食用,更适用于旅途、野外、工地等环境食用; 

(6)用现代化工业设备生产,工艺可行,可用于工业化批量生产,促进生产力。 

4 具体实施方式

4.1原材料选择与质量要求 

(1)鸭肉:鸭科动物家鸭Anas domestica L.的肉及鲜血; 

(2)鹅肉:鸭科动物鹅Anser domestica geese.的肉及鲜血; 

(3)食盐:GB4561-2003; 

(4)食糖:GB13104-200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正;,未经曾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67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