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脉冲激光的集成电路FIB快速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77122.2 | 申请日: | 2013-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9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杜守刚;范隆;李鹏;岳素格;陆时进;李建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时代民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范晓毅 |
地址: | 10007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脉冲 激光 集成电路 fib 快速 定位 方法 | ||
1.一种基于脉冲激光的集成电路FIB快速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集成电路版图所提供的布局布线信息,调整显微镜分辨率,找到需要做FIB的区域,然后利用脉冲激光轰击所述需要做FIB的区域,做出烧蚀光斑标记,所述需要做FIB的区域为集成电路版图中的金属线表面或者空白区域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脉冲激光的集成电路FIB快速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集成电路版图所提供的布局布线信息,调整显微镜分辨率,找到需要做FIB的区域的具体方法如下:
(1)、在集成电路版图开发软件中打开集成电路版图,找到集成电路版图中需要做FIB的区域及需要做FIB的区域四周300μm以内任一物理特征点A,在集成电路版图上确定从物理特征点A到需要做FIB区域之间的顶层物理金属线的个数N,及物理特征点A到需要做FIB区域之间的水平距离或垂直距离L;所述物理特征点A的选取原则为:位于可看得见的金属线上,并且沿着物理特征点A向需要做FIB的区域水平移动或垂直移动时,不能出现所述金属线被覆盖的情形;
(2)、利用5倍物镜的显微镜,在集成电路物理版图表面找到集成电路四个顶点以及需要做FIB的区域四周300μm内的物理特征点A,记录物理特征点A的三维坐标值,如果找不到物理特征点A,进入步骤(5);
(3)、利用20倍物镜的显微镜,在集成电路物理版图表面继续找集成电路四个顶点以及需要做FIB的区域四周300μm内的物理特征点A,记录物理特征点A的三维坐标值,如果找不到物理特征点A,进入步骤(5)
(4)、利用100倍物镜的显微镜,在集成电路物理版图表面找到物理特征点A,同时记下物理特征点A的起始坐标,以起始坐标此为参考零点,向需要做FIB的区域进行水平或垂直移动,同时观测移动的距离L’和移动覆盖的顶层物理金属线的个数N’,并与步骤(1)中的移动的距离L和金属线的个数N进行比较,当移动的距离和金属线的个数均一致,即N=N’,L=L’,则与物理特征点A的水平或垂直距离为L的点周围区域即为集成电路需要做FIB的区域;
(5)、采用如下逐渐放大寻找范围找到一个特征物理点,具体方法如下:
(a)、在集成电路物理版图上需要做FIB的区域四周300μm以外寻找一个距离需要做FIB的区域最近的物理特征点B;
(b)、沿着物理特征点B所在的金属线向需要做FIB的区域每走5-10个金属线间隔,用脉冲激光打一个物理特征点C,并且记录下所述物理特征点C;
(c)、重复步骤(b),直到找到需要做FIB的区域四周300μm以内的点,所述点即为找到的物理特征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脉冲激光的集成电路FIB快速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特征点为物理版图上突然出现不规则变化的区域,所述不规则变化为线间距变化、线形状变化或特征模块出现,所述线间距变化、线形状变化为金属线突变窄或突变宽、金属线疏密程度不同;所述特征模块为PAD位或金属线头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脉冲激光的集成电路FIB快速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物理特征点A的水平或垂直距离为L的点周围10微米以内区域为集成电路需要做FIB的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脉冲激光的集成电路FIB快速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脉冲激光轰击所述区域,做出烧蚀光斑标记所需要的能量为1064nm波长下能量不小于230nJ,满足能把金属线上的SiO2绝缘层烧蚀掉,使金属线的金属层裸露。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基于脉冲激光的集成电路FIB快速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烧蚀标记点的方式是借助脉冲激光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时代民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微电子技术研究所,未经北京时代民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微电子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712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