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特高含水阶段可采储量标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78263.6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3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苏映宏;薄其众;聂振霞;徐永梅;吕翔慧;王华;张付兴;吕琦;刘昌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崔晓艳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水 阶段 储量 标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特高含水阶段可采储量标定方法。
背景技术
油田开发整体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部分油藏甚至进入近极限含水开发阶段,可采储量标定对象发生了变化,已有的可采储量动态评价方法(水驱法、递减法)在矿场应用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这主要是由于油田在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受频繁调整措施、高含水关井、井况原因停产等因素影响,此时单元的生产动态资料不能反映稳定水驱条件下油藏基本的开发规律。例如在水驱法应用中,由于高含水关井造成水驱曲线在后期出现非正常压头现象,使得可采储量标定结果偏高;或者由于后期扶停井、投产新井含水较高造成水驱曲线出现上翘现象,使得可采储量标定结果偏低;而在递减法应用中,由于井况原因导致停产造成后期产量曲线出现大幅下降趋势,使得可采储量标定结果偏低。因此单纯应用递减法、水驱法等标定的可采储量与矿场实际开发指标的匹配性较差,可采储量标定的准确性下降,无法真实的反映油藏开发状况和潜力。可采储量标定的准确性取决于对已开采历史动态资料的掌握和分析,一般认为,只有在稳定水驱且没有大规模的调整措施条件下获得的单元生产动态资料才能反映油藏真实的开发规律,根据此规律预测的结果才具有可信性。所以,原有的可采储量动态标定方法(递减法、水驱法)已不适用于目前处于频繁调整阶段、高含水关井、井网损坏的特高含水开发阶段水驱油藏。因此急需一种针对特高含水阶段的准确性好,操作性强的方法来进行可采储量标定,真实客观反映油藏的开发效果和潜力。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新的特高含水阶段可采储量标定方法,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特高含水油藏的根据单元内油井的生产状态进行分类并且依据各自变化规律分别进行预测的准确、合理的可采储量标定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特高含水阶段可采储量标定方法,该特高含水阶段可采储量标定方法包括: 步骤1,进行油井分类;步骤2,进行各类井的标定;步骤3,测算单元技术可采储量;以及步骤4,进行技术可采储量的合理性分析。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在步骤1中,考虑单元中不同类型油井的产量变化规律不同,将油井进行分类,分为新井、稳定生产老井、不稳定生产老井和停产井。
在步骤2中,在对新井进行标定时,根据单井可采储量计算模型,测算新井单井控制可采储量,再根据投产新井数求得新井控制技术可采储量。
在步骤2中,在对新井进行标定时,借鉴稳定生产老井的递减率采用递减法测算技术可采储量。
在步骤2中,在对稳定生产老井进行标定时,根据稳定生产井的月产油数据,采用递减法分析反应目前阶段油藏自身的递减规律,规律段点数至少两年以上,根据该递减率利用递减法或采用水驱法测算技术可采储量。
在步骤2中,在对不稳定生产老井进行标定时,借鉴稳定生产井的递减规律,利用递减法测算技术可采储量。
在步骤2中,在对停产井进行标定时,停产井的累积产油即为停产井的技术可采储量。
在步骤3中,根据步骤2分别测算的不同类型油井的技术可采储量,最后加和得到总的单元技术可采储量。
在步骤4中,根据测算的单元技术可采储量,通过相应的开发指标进行合理性分析,真实客观反映油藏的实际开发水平。
开发指标包括单井控制剩余技术可采储量、剩余采油速度、剩余储采比。
本发明中的特高含水阶段可采储量标定方法,解决了油田开发中后期单纯应用水驱法、递减法标定可采储量存在的问题,消除了高含水关井、停产井、扶停井、新投井等因素对标定结果产生的影响,基本能够满足特高含水期油藏可采储量评价的需要,并提高了可采储量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为油田开发效果评价和开发潜力评价提供了可靠依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特高含水阶段可采储量标定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原有方法中单元应用水驱法标定的可采储量计算结果图;
图3为原有方法中对单元应用水驱法标定可采储量选取规律段的采出程度与综合含水的相关性验证图;
图4为原有方法中单元采用Arps递减法的可采储量计算结果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稳定生产老井应用水驱法标定的可采储量计算结果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对稳定生产老井应用水驱法标定可采储量选取规律段的采出程度与综合含水的相关性验证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82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