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添加剂改变磷酸二氢铵晶体形态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78292.2 | 申请日: | 2013-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1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美景;陈燕鑫;陈巍;侯宝红;龚俊波;尹秋响;郝红勋;鲍颖;王召;王永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25/28 | 分类号: | C01B25/2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 |
地址: | 30007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添加剂 改变 磷酸 二氢铵 晶体 形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工程工业结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改变磷酸二氢铵晶体形态的添加剂及方法。
背景技术
磷酸二氢铵,英文名称为ammonium dihydrogen phosphate,又称为磷酸一铵,是一种白色的晶体;分子式为NH4H2PO4,相对分子量为115.03,加热会分解成偏磷酸铵(NH4PO3),可用氨水和磷酸反应制成。磷酸二氢铵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丙酮。磷酸二氢铵主要用作肥料和木材、纸张、织物的防火剂,也用于制药和反刍动物饲料添加剂。
文献Physica B-Condensed Matter404(2009)8-11:1611-1616提到,20℃下在磷酸一铵的饱和水溶液(37.4g/100g水)中加入浓度1%-5%的草酸,静置状态下缓慢蒸发20天,自发生长得到晶体,产物为在250mL溶液中得到粒度3mm左右的磷酸一铵晶体3-5粒。该方法是在实验室静置条件下结晶生长,依靠水分的自然蒸发,其蒸发速率受外界环境影响大,蒸发速率缓慢,制备周期太长,产品晶形不完美,过程收率低,不便于大规模应用。
专利CN101654235B提出将农用磷酸一铵用纯水溶解,加入氧化剂、脱色剂和生物絮凝剂,过滤后加热到70-80℃浓缩180~240分钟,直到有微结晶出现为止,然后自然冷却结晶降温到25℃,干燥后得到磷酸一铵晶体,颗粒大小仅为0.2mm左右。该工艺原料质量较差,操作步骤繁琐时间较长,产品细碎。
中国专利200910263800.1用磷酸与氨水中和反应后自然冷却到室温,得到晶体,对原料磷酸的纯度要求较高,制备过程设备复杂,涉及中和反应器、管式反应器、中和槽、喷浆造粒机。中国专利200910102880.2利用湿法磷酸中和反应,通过二次加热浓缩磷酸一铵料浆,造粒、干燥、破碎筛分成为粒状磷酸一铵产品。该方法的产量低,产品为晶体的聚结体,光泽度差,容易包藏杂质,纯度仅98%左右,仅作为农业化肥使用。生产过程能耗较大,设备复杂。专利CN101538027A采用单管一步中和-转鼓造粒工艺生产粒状磷酸一铵,该方法需要较多的设备而且高温高压能耗较大。专利CN1174812A选用湿法磷酸为原料,喷雾干燥得到磷酸一铵颗粒。由于喷雾过程蒸发不完全,导致颗粒含水量高达3%。
目前市售的磷酸二氢铵结晶产品形态不规则,见附图1,其主粒度0.2~0.4mm,晶体细碎、表面粗糙,晶面不完整,从而影响产品的纯度、堆密度、流动性等性能。磷酸二氢铵用作肥料时,由于粉末状产品的粒度小、堆密度低,撒入田间后易随风吹散,降低了肥料效力。为了提高其粒度和比重,适于农用,一般使用造粒技术,将其加工成比重较大的球状聚结颗粒,但造粒本身不改变磷酸二氢铵的晶体形态,不提高产品纯度。磷酸二氢铵用作木材、织物的防火剂以及制药行业时,一般要求其晶体形态,包括晶体外观、粒度、流动性、纯度等,以发挥更好的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添加剂改变磷酸二氢铵晶体形态的方法,进一步降低制备的成本和操作难度,采用添加剂获得磷酸二氢铵的棒状晶体形态,晶体粒度大,形态规则,表面光洁,晶面完整,易过滤,产品纯度达到99.5%以上。
本发明利用添加剂改变磷酸二氢铵晶体形态的方法,原料磷酸二氢铵纯度95%以上,将磷酸二氢铵:水按质量份数比30-85:100的比例混合,加入有机羧酸或羧酸盐添加剂,搅拌均匀,将溶液加热到45-65℃溶解,采用冷却结晶法,降温至5-35℃;经洗涤、过滤、干燥,得到棒状形态的磷酸二氢铵晶体。
所述的有机羧酸添加剂选自有机二元羧酸、有机三元羧酸或有机四元羧酸。
所述的有机二元羧酸选自丁二酸或丙二酸中的一种,有机三元羧酸选自柠檬酸或氨三乙酸中的一种,有机四元羧酸选自乙二胺四乙酸或均苯四酸中的一种。
所述的羧酸盐添加剂选自羧酸钠盐或羧酸钾盐。
所述的羧酸钠盐选自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柠檬酸钠或丙二酸二钠中的一种,羧酸钾盐选自均苯四酸钾、氨三乙酸钾或柠檬酸钾中的一种。
所述的有机羧酸或羧酸盐添加剂的加入量是500-10000ppm。
所述的降温速率为2-20℃/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82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