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粉煤灰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78925.X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4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洪锡全;杭渊;曹海斌;裴小苏;徐亮;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丹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92/00 | 分类号: | C08F292/00;C08F220/06;C08F222/38 |
代理公司: | 无锡大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8 | 代理人: | 杨青 |
地址: | 21421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煤 制备 吸水性 树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煤灰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改性粉煤灰填充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种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可吸收自身重量数百至上千倍的去离子水。为微观结构上看,其因体系的不同而呈现出多样性,淀粉接枝丙烯酸的海岛型结构、纤维素接枝部分水解丙烯酸的蜂窝型结构,其吸水能力取决于水中高分子电解质的离子电荷相斥引起的伸展和由交联结构及氢键引起的阻止扩张的相互作用产生的效果。
粉煤灰是一种层状的含硅铝酸盐,孔隙率为60%-75%,比表面积一般在2500-5000cm/g,具有多孔结构,其表面有大量的吸水性羟基,在层间存在大量的可交换性阳离子,在水溶液中能较好的分散,而且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将粉煤灰改性作为吸附剂使用一直是研究热点问题。
目前市售的高吸水性树脂大多由丙烯酸或丙烯酰胺单体聚合而成的纯有机物体系,不仅生产成本很高,而且吸水性能、强度和保水性能普遍偏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上述技术问题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廉,而且吸水性能、强度和保水性能好的高吸水性树脂。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粉煤灰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将丙烯酸为原料与水混合,在搅拌状态下加入NaOH溶液,制备中和液;
在中和后的丙烯酸溶液中加入粉煤灰,制备丙烯酸与粉煤灰的悬浊液;
将悬浊液经超声分散,制备粘度30mpa.s-50mpa.s的粉煤灰悬浊液;
将悬浊液置于水浴锅中,加入N,N’-亚甲基双丙烯酸酰胺,搅拌均匀后加入过硫酸钾,经聚合反应后制得粉煤灰接枝丙烯酸的接枝产物;
将接枝产物经过干燥、破碎处理后得到高吸水性复合材料。
所述步骤中粉煤灰粒度≤325目,粉煤灰加入量为丙烯酸单体质量的15%-40%。
所述步骤中超声分散时间为2-10min;粉煤灰悬浊液的粘度为35mpa.s-40mpa.s。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在丙烯酸单体聚合而成的纯有机物体系中引改性后的粉煤灰,通过粉煤灰填充、接枝丙烯酸单体,提升进一步提升高吸水树脂的吸水性能、强度和保水性能,而且降低其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100g丙烯酸与40g去离子水混合后,加入1000m玻璃容器中,在搅拌条件下缓缓加入质量浓度1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60g中和,丙烯酸中和度为50%;将中和液导入上部开口带有搅拌器、回流冷凝器、氮气导管、恒压滴液漏斗以及温度计的容器中,并加入所述丙烯酸单体质量的15%粒度≤325目的改性粉煤灰,制备丙烯酸与粉煤灰的悬浊液;将悬浊液经超声分散2min,制备粘度50mpa.s的粉煤灰悬浊液;用水浴加热所述容器,并开动搅拌,于35℃水浴温度下,向所述容器中滴加质量浓度为0.4%的N,N’-亚甲基双丙烯酸酰胺溶液1.5g;继续提升水浴器加热所述容器的温度,并开始搅拌,待温度升至70℃时,滴加质量浓度0.4%的过硫酸钾8.0g恒温加热4h,停止反应,将反应混合物倒入另一容器中,经过干燥、破碎处理后得到高吸水性复合材料。
实施例2
将100g丙烯酸与40g去离子水混合后,加入1000m玻璃容器中,在搅拌条件下缓缓加入质量浓度1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60g中和,丙烯酸中和度为50%;将中和液导入上部开口带有搅拌器、回流冷凝器、氮气导管、恒压滴液漏斗以及温度计的容器中,并加入所述丙烯酸单体质量的25%粒度≤325目的改性粉煤灰,制备丙烯酸与粉煤灰的悬浊液;将悬浊液经超声分散10min,制备粘度30mpa.s的粉煤灰悬浊液;用水浴加热所述容器,并开动搅拌,于35℃水浴温度下,向所述容器中滴加质量浓度为0.4%的N,N’-亚甲基双丙烯酸酰胺溶液1.5g;继续提升水浴器加热所述容器的温度,并开始搅拌,待温度升至70℃时,滴加质量浓度0.4%的过硫酸钾8.0g,恒温加热4h,停止反应,将反应混合物倒入另一容器中,经过干燥、破碎处理后得到高吸水性复合材料。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丹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宜兴丹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89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磷酸盐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地黄多糖脂质体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