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白芨种茎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79744.9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3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毛堂芬;陈娅娅;王沁;刘作易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亮;程新敏 |
地址: | 550006 贵州省贵阳市小***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芨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白芨种茎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白芨「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f.〕为兰科白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白根、白鸡娃、连芨草、紫兰等,是一种常用大宗药材,以干燥块茎入药,其性微寒,味苦、甘、涩,归肺、胃、肝经,具有补肺止血、消肿生肌等功能,主治肺结核咳血、支气管扩张咯血、胃溃疡吐血、尿血、便血等症;外用治外伤出血、烧烫伤、手足皲裂等症;另白芨含较高的白芨胶,可作为混悬剂及乳化剂,在食品及化工领域中广泛应用;且在生物医药、保健食品、美容业、纺织印染、特种涂料和日用化工等方面也被广泛应用。白芨花色艳丽,可作漂亮的观赏植物。白芨主产于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省。
白芨生于高山和丘陵地区的山坡草丛、疏林及山谷阴湿处或沟谷岩石缝中,喜温暖、阴凉湿润的环境;叶2-6枚,互生,狭长圆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叶片与叶柄之间具关节,叶柄互相卷抱成茎状,花序顶生,总状,常具数朵花,通常不分枝或极罕见分枝、花具有紫红色、粉红色、黄色或白色,萼片与花瓣相似,近等长,离生;唇瓣中部以上明显3裂,侧裂片直立,花粉团8个,成2群,每室4个,粒粉质,柱头1个,位于蕊喙之下,茹果长圆状纺锤形,直立,果期7-9月。该属植物有膨大地下块茎,呈三角状扁球形或规则菱形,其近旁常具多枚前一年和以前每年所残留的假鳞茎。
长期以来,白芨市场主要依靠野生资源。由于用途的广泛、需求量的增加以及价格的高涨,导致资源被掠夺式采挖,加上生态环境的破坏,野生资源日渐枯竭,白芨已成为我国二级保护植物。
采用人工繁育是满足白芨市场的有力措施,但种源成为发展的“瓶颈”。白芨种子在自然条件下播种繁殖困难,块茎分切繁殖较容易,但需种量大,繁殖系数低,抗病害能力差,会逐年退化,难以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白芨种茎的生产方法,它克服了白芨组培苗直接炼苗成活率低的问题,解决了白芨人工规模化种植的种源问题,为白芨的持续发展及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白芨种茎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外植体的处理及接种:在9-10月采集白芨蒴果,用水冲洗干净表面灰尘,自然晾干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75%的酒精浸泡消毒30 s,再用0.1%升汞液浸泡消毒8 min,然后用无菌水清洗5次后,再用无菌的滤纸将白芨蒴果表面的水分吸干,将白芨蒴果内的种子取出后,均匀的撒播到种子萌发培养基的表面,在培养室中培养,培养温度为25±2℃,光照强度为1500-2000Lx,光照时间为12h/d;所述的萌发培养基的主体为1/2MS培养基,其中NAA为0.5mg/L,6-BA为1.0 mg/L,白糖的质量百分比为3%,琼脂粉的质量百分比为0.7%,pH为5.8;
2)原球茎的获得与增殖:种子培养10天后,形成黄色原球茎,在原球茎未分化出叶片时转接到增殖培养基中,放置于温度为25±2℃的培养室培养,光照强度1500-2000Lx,光照时间12h/d,培养25天后,形成丛生形原球茎;所述的增殖培养基的主体为MS培养基,其中NAA为0.2mg/L,6-BA为0.5 mg/L,白糖的质量百分比为3%,琼脂粉的质量百分比为0.7%,pH为5.8;
3)原球茎分化成苗:将丛生形原球茎转接于分化培养基中,置25±2℃的培养室、光照强度1500-2000Lx、光照时间12h/d条件培养,至培养获得2-3片叶的植株;所述的分化培养基的主体为MS培养基,其中NAA为0.3mg/L,白糖的质量百分比为3%,琼脂粉的质量百分比为0.7%,pH为5.8;
4)试管球茎的获得:将步骤3)获得的植株转接于生根培养基中,在温度为25±2℃的培养室培养,光照强度1500-2000Lx,光照时间12h/d,培养45-60天后,获得试管球茎;所述的生根培养基的主体为MS培养基,其中NAA为0.5mg/L,6-BA为0.1mg/L,白糖的质量百分比为3%,琼脂粉的质量百分比为0.7%,pH为5.8;
5)一级种茎的获得:将形成有试管球茎的培养瓶放在室温下放置3天,然后揭开封口膜炼苗2天,用镊子将瓶中的试管球茎夹出,在自来水下冲洗掉培养基,并清理干净枯叶及根,栽种于准备好的蛭石和细树皮的混合基质中,蛭石和细树皮的体积比为4:1,细树皮粒径小于1cm,浇淋透1000倍多菌灵液,然后按照常规管理,待发新芽时开始每半月喷施一次营养液;待生长期结束,叶片枯黄脱落,采收地下部的白芨球茎,即获得一级种球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所,未经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97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用燃气灶炉具节能燃烧器
- 下一篇:新型密封包装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