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爆破减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80099.2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9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贺龙华;肖华军;张建明;殷东辰;臧斌;顾召;姚泽苍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风雷航空军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F5/00 | 分类号: | B64F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张利秋 |
地址: | 561017***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爆破 减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验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模拟不同压力空间在高速爆破减压隔膜瞬时打通的减压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一些航空装备技术研究场所以及航空装备检测场所,经常需要做不同气压的舱室在瞬时连通后的试验,如:飞机舱盖在空中破损后,飞行员氧面罩的工作状态的变化,进而对氧气面罩进行改进,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模拟机舱的气压状态和机舱外高空时的气压情况,这种模拟,多采用可密封的两个舱室,舱室中分别设计充入气体,模拟不同气压情况,舱室间的连通处安装有爆破减压隔膜,爆破减压隔膜是密封的,使安装了爆破减压隔膜后的两舱室间的气压不能互相连通。一些安全装备如空训服、供氧面罩、头盔及舱内的氧调器、供氧设备如不经过突然失压的压力冲击试验,这些设备很有可能在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甚至发生爆裂等故障。
在19世纪70年代,随着低压舱模拟技术的兴起,拉开了此试验环境模拟技术研究的序幕;20世纪70年代,在普通低压舱的基础上发展了迅速减压舱,主要用于以上防护装备的研究和检测;目前,该技术也仅能模拟出300毫秒~500毫秒迅速减压试验环境。根据实际,战机从被击中座舱或发生故障到造成飞行座舱瞬间失压,其时间往往只有十几毫秒的时间;再加上试验舱与负压储备舱间的容积比例失调,造成模拟环境与实际环境差距较大,从而导致试验数据所得到的结果与真实结果存在较大误差。因此,上述试验环境已不能满足人们对太空探索和对未来战争的需求。此外,对于试验过程中模拟环境来说,现有技术中最大的问题是与试验容器相连的提供低气压模拟状态的容器每次都要全部进行抽真空以实现减少气压的过程,这种模拟试验方式既浪费时间又浪费能源。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模拟瞬时失压系统时间过长而导致试验结果数据与真实结果存在较大误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爆破减压时间达到0.015秒左右的瞬时抢夺模拟系统。
一种高速爆破减压系统,包括试验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接喉道、隔离门、压力储备容器、爆破减压隔膜、隔离门动力系统、爆破减压动力系统和压力平衡装置,所述的试验容器与转接喉道相连,连接处安装爆破减压隔膜;转接喉道通过隔离门与压力储备容器相连;通过隔离门动力系统将隔离门打开,爆破减压动力系统将试验容器与转接喉道之间的爆破减压隔膜打破后,则试验容器中的气压快速下降,以达到模拟实验的要求;通过隔离门动力系统将隔离门关闭,然后再打开试验容器的舱门,则可使压力储备容器中的低气压状态得以继续保持;容器间压力平衡装置安装于试验容器与转接喉道之间,以保证压力储备容器和试验容器单独使用时不会因为阀件性能问题发生泄漏。
本发明利用转接喉道和压力储备容器及隔离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试验容器降压的时间要求,同时利用隔离门的开启和闭合,使压力储备容器中始终保持较低的气压状态,进行下一次试验前只需要将压力储备容器及转接喉道中的气压降至试验要求的低压即可,大大缩短了降气压的时间,还节约了降气压所需要的能源。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
附图说明
本发明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一种高速爆破减压系统的总体结构图;
图2.高速爆破减压系统的安装示意图;
图3.高速爆破减压系统的试验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高速爆破减压系统的试验容器的组成示意图
图5.高速爆破减压系统的隔离门拆分示意图;
图6.高速爆破减压系统压力储备容器的结构及组成示意图;
图7.隔离门动力系统的结构及组成示意图;
图8.隔离门动力系统的动作原理图;
图9.爆破减压动力系统的结构及组成示意图;
图10.压力平衡装置(8)中的容器间平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1.压力平衡装置(8)中的隔离门间平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2.爆破后压力变化曲线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风雷航空军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风雷航空军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00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